第一千二百零零五章 不想搞创新
像东瀛人就比较狠,比如,东瀛最大的零售公司八佰伴公司,搞尼玛的国际化,海外不断投资就算了,到香江上市就算了,把总部还搬到香江。
然后当东瀛银行比较困难之后,首先就是牺牲八佰伴这样已经不算是东瀛企业的国际化公司,骗八佰伴公司把银行的贷款先换掉,然后,却不再给新的贷款,信了银行鬼话的八佰伴迅速的遇到了周转问题,最后结果就是东瀛第一大零售巨头八佰伴轰然倒塌破产。
这其实就是东瀛对于国内企业和国际化企业的区别对待,总部还在东瀛,那就好说,不会做的那么绝。但是,需要牺牲时,这种国际化企业,遇到关键时候,就是非国民了。
L强忍着失落说道:
“好吧,刘总您说的对!A股也是能够上市的。”
A股市场真的很土鳖啊,像他这样的人,是想要当港股市场上市公司的老总,要是有天朝企业在米国上市的案例就更好了,痴痴的想这些有的没的。
之后,他还是理智的明白,Lx不是他的,别看他是创始人,可是:
第一,出资的是维创电子集团。
第二,zky提供了最初的场地和人员。
所以,Lx的大股东是维创电子集团,二股东是zky。
L拥有所有创始人中最高的股权比例,但也就给了1%的股权。1%的股权,也不过是高级打工仔,是不能替老板考虑公司在哪上市这种事情的。
刘焱淡然说道:
“别觉得到A股上市委屈了,海外上市以后融资绝对不如A股市场方便。再说了,国际化上市,外国人根本就不是你的消费者,一堆乱七八糟的陌生公司,在海外上市,有个屁的广告效应。”
后世,就算是b度、j东、w易等等在米国上市的天朝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依然是被忽略不计的。因为,米国上市有数以万计的上市公司,本国的企业,米国人都记不过来,谁会关注那些外国公司?
少数在米国上市,起到了一定品牌推广作用的企业是AL巴巴。但AL巴巴之所以被关注,主要是因为其巨大的市值,刷新了米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市值排行,AL是能在第一页看到的。
这种不断能在排行中看到的企业,上市才有大量的广告效应。国际化才是有意义了,简单说,就是你必须是巨头,而且是世界罕见的超级企业,产品的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你搞国际化才会有一定意义,有一定效果。
但是,几百亿的上千亿的企业,换算成米元就更低了,几十亿米元市值的企业,高不成低不就,投资者有时候一辈子都可能没注意到有这么一家公司。所以,这种天朝公司变成米国公司的所谓国际化,还是算了吧。
刘焱直接的砍断了未来Lx公司的国际化的计划。当然,也不是不给出路,而是让Lx继续深耕国内市场,别的有技术含量的可能做不好,兼容机总会做吧?
从维创系的硬件工厂进货,然后,只需要一把螺丝刀,把硬件组装、固定起来,贴上自己的牌子,就可以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