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2页)
温良心里满肚子的疑问,但碍于七叔是老人家,便只能由他感叹过去。
“来,喝口茶。”七叔将茶杯递给他,又说。“其实……崔家在青州城的变故,我们都知道……姑爷失踪了,小姐闭门不出……傻子都知道崔家发生了什么……”
听到七叔这样说,温良差点被茶水呛到。
什么意思?莫不是……齐家早就知道崔夫人现在的处境?
“慢点喝,不够还有。”七叔看他灰头土脸,猜他一定是为了赶路没少遭罪。“从青州城来应该挺麻烦的吧?”
“不麻烦不麻烦。”温良谢过七叔的好意,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那七叔……这齐员外……”
虽然七叔爱唠叨,可温良却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
找到齐员外,搬救兵,才是他此次林州之行的目的。
“齐员外……”七叔喃喃道,望着温良,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你……来晚了。”
来晚了?何出此言?
温良惊讶地看着七叔:“难道……”
七叔没等他说完,便点头道:“是的……少爷他……早就不在林州城了。”
“现在……林州城的齐家……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
七叔的话,无疑是一阵惊雷,在温良的耳边炸响。
对于崔夫人来说,齐员外无疑是最后一根稻草,可现在七叔却告诉他,这根稻草早就自己折断了?
“在容州传出消息之前,少爷就不知道从哪里收了风声,早早地就囤好了粮米油面还换好了银票。”
“那时候崔家的消息刚传来,我劝少爷该去青州城看看了,他却嫌我多管闲事。”
说到这,七叔凄惨一笑:“少爷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小姐出嫁了就是崔家人,与我们齐家再无瓜葛。这么……这么狠心的话……他怎么说得出来……”
“后来,少爷还以出游为名,带这府中的家眷们去了别的地方。”
“具体去了哪儿……我也不知道,现在齐家除了我不肯走,就只剩下几个看门的丫头婆子了。”
……
七叔说得动容,老泪纵横。
可温良却也明白了——
怕不是崔夫人一厢情愿以为自己跟娘家哥哥的关系好,才派他来送信的?结果人家非但不把她这外嫁女当自家人,而且还早早地就谋划好了退路,逃之夭夭了?
怪不得,林州城出逃的那些百姓中有人说,这齐家绣庄早就不是当初那个齐家绣庄。齐员外继承家业后压低成本抬高定价,哪还有当初老齐员外那朴实的作风?
温良心知自己手中的这封信送不出去了,眼神不觉又黯淡了几分。
七叔仍在哽咽:“小姐……小姐她还好么?”
温良最见不得老人家伤感,他胡乱说了些安慰话,好让七叔放心。
“崔夫人她……很好,衣食无忧,就是很想念你们这些娘家人,所以才派我来林州看看。”温良说。“七叔您放心,齐家的变故我一定不会告诉崔夫人,您……您也别太难过了。”
齐家人也指望不上了。
崔夫人还被变相软禁在崔府内院,林州城的消息很快也会传到青州城去,若让崔大爷知道了齐家的情况,那崔夫人……还能呆的舒坦吗?
儿子、夫君,相继失踪,自家亲哥又逃之夭夭,崔夫人也曾是老齐员外的掌上明珠,一生顺风顺水,哪里受得了这等打击?
若被崔夫人问起了……他该……如何回答?
温良不敢去想。
回到青州城的时候,他只觉得自己像个木偶,呆呆的,傻傻的,心绪杂乱,人也混沌。
若说去之前,关于容州城的传闻还只有几个人在说,那么在回来的时候,就已经许多说法了。
有的说卫小将军打胜仗了,将北狄人侵占的地盘又夺了回来。又有的说,庆王世子带兵偷袭中了埋伏,伤得很重,还有的说……
不管是在哪个版本里,那位不知名的督军大人永远是背负着奸细的罪名。有的说他死了,有的说他被关起来,还有的说他已经逃去了北狄人那边……
起先,温良还会与他们争辩,到后来听多了,也麻木了。
谣言,都不是真的,他才不信。
可是,等他走进自家大门,看着红肿着眼睛的小玉和崔安……却不由得他不信了。
“公子!”小玉的嗓子嘶哑,已不知哭过多少回。“府衙传来消息……说、说……”
竟是泣不成声。
温欣也红着眼睛,她抹了把脸,强装镇定:“哥,嫂子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