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治国(三章合一)(第2页)
王昭点头。
“楚地、燕地和齐地距离咸阳有些远,在新制府没有出来之前,这些地区需要有将领镇守,老师您认为派遣谁去这些地区镇守比较妥当?”
嬴政笑脸询问王昭。
王昭沉默了一会,“楚地比较大,臣建议留王翦老将军率领降服的四十万楚军镇守,帅营设置在陈县,同时兼顾越地。至于燕地,留尉缭率领二十万秦军镇守,帅营设置在督亢城。至于齐地,由蒙恬率领二十万秦军镇守,帅营就设置在泰山此处。
此外,剩下的五十万秦军,由大王率领回师秦地,项氏家族和王贲等跟随回去效命。”
嬴政听后,沉吟了下,点了点头。
当天他刻了三道王令,派遣手下各自送往三人手里。
封王翦为大将军,通武侯。
封尉缭为上将军,镇武侯。
封蒙恬为辅国将军,烈武侯。
三人收到竹简后,甚是欢喜。
王翦上书谢恩,尉缭和蒙恬亲自帅营磕头谢恩。
自此楚地、燕地和齐地的事情处理完毕,嬴政下令,五天后便班师回朝。
王昭回营地收拾东西,虞姬进来。
“虞姬,有什么事?”
王昭见虞姬的脸色凝重,似乎有事情要说,但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虞姬抿着嘴,沉吟了下,“相邦,虞姬内心有些不安。”
“不安?”
“我们很快就要回到秦王宫了,我听说那秦王宫里面规矩很多,而且我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没有高贵的身份,在秦王宫里,恐怕多有不便。可是,虞姬不想离开相邦……”
虞姬神情甚是不安。
王昭沉吟了下,虞姬若是跟随他进入秦王宫,确实需要一个身份,不然在秦王宫里行走多有不便。
她不像林飞雪她们,是他国送给他的老婆。
“本相倒是有一个办法,可就是有些委屈你。”
“不委屈,只要能跟在相邦身边就行。”
虞姬的眼眸里闪出一丝希望的光芒。
“你以相邦府丫鬟的身份,便可以留在秦王宫里。”
“虞姬愿意!”
王昭话刚落,虞姬便立刻表明态度。
“好,以后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问赵小露。”
虞姬点头。
转眼五天过去了,众人收拾完毕,启程班师回朝。
王贲、项羽率领十万大军开路,嬴政和王昭的车驾紧随其后,家眷都在后面,项燕、项梁等投降过来的将领,押送各国的缴获的财宝和山川地图走在最后。
一路上,老百姓夹道欢迎。
如今天下一统,便再也不会相互攻伐,老百姓可以过上好日子!筆趣庫
大军走了一个月,进入秦地。
秦地老百姓看到车驾,跪在两旁高呼。
“大秦万岁!秦王万岁!相邦万岁!”
嬴政和王昭挥手,接受百姓的欢呼。
进入函谷关后,嬴政在车驾上,对着老百姓高声道:“今年是大秦统一天下的一年,为了表示对秦地百姓的感谢,寡人决定免除这一年的税收。”
秦地百姓听
到嬴政这话,更是欢呼不已,声音响彻天空。
休整了两日,大军离开了函谷关直奔咸阳。
走了近半个月,回到咸阳城,留守咸阳的官员全部出来迎接。
一行人进入咸阳,嬴政下令休息三日后上朝议政。
王昭领着众女眷回到相邦府。
虞姬、林飞雪、田心还是第一次来到相邦府,暂时被安排在西边的院子住。
安顿好她们后,王昭指挥人干事,“韩尚儿,你去准备热水。嫣嫣,你去做饭,赵小露你去劈柴。季师师,你跟本相进入正堂议事。”
韩尚儿和李嫣嫣各自去办。
赵小露很不难,不是说好的,她是副总管,怎么还要干粗活?
“赵小露别磨蹭,快干活!”
王昭命令道。
赵小露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拿着斧子去劈柴。
王昭走入正堂,季师师随后跟进去。
“之前忙于灭六国,剑客联盟的事情全部都交由你处理,现在你汇报一下情况。”
剑客联盟现在已经成为江湖上最大的组织,总体实力超过剑榜,人数更是剑榜的数十倍。
季师师朝王昭拱手,“回相邦的话,目前剑客联盟,加上并入的冷门剑,人数总共达到了二十五万,这个数字目前还在继续扩大。联盟的主要收入是靠走镖运输,目前从和泰钱庄那租借了七万辆板车,这一次帮助秦国运送了粮食两百万担,被服一百五十万件,食盐以及其他东西七十五万套,获利近十七万两黄金。扣除要支付给和泰钱庄的八万两黄金板车费用,获利九万两黄金。”
王昭听后,沉吟了下,“立下五万两黄金存入和泰钱庄,剩下的四万两黄金分给这一次参加运输的兄弟们。”
季师师退下去办。
夜里,王昭吃了饭后,走入卧室,解开衣服,躺在水桶里泡着热水,甚是舒服。
韩尚儿坐到他后面,熟练地给他捏起来。
“相邦大人,感觉如何?”
“很不错,你的手艺现在可以说是大师级别了。”
“既然相邦喜欢的话,那今晚就让尚儿留在这,我给您好好捏捏,让您放松一下。”
韩尚儿更加用心捏着。
王昭回头看向韩尚儿,嘿嘿一笑,“一段时间没有与你亲近,鬼心思还真是多。”
韩尚儿见被王昭看破了,也不掩饰了,“相邦,我都已经快两年没有与您一起荤睡了。倒是李嫣嫣,跟随您一起灭楚,那段日子肯定没有少与您荤睡。原本说好的,一天一天,现在想想,我和萧燕儿真是亏大了。”
王昭哈哈大笑,拉着韩尚儿的手,“既然你觉得亏大了,那今晚本相好好补偿你。”
韩尚儿眼珠子一亮,已经被王昭拉入水桶。
王昭将她转过去,背对着她,随即贴上去……
水液伴随着剧烈的晃动四溅,变成一朵朵水花。
三天后,嬴政在王殿上举行朝会。
王昭换上相邦服饰,佩戴相邦剑,走入大殿,与文武大臣一起向嬴政行礼。
行礼完后,嬴政起身,高声道:“这一次寡人召集诸位前来,乃是商议出一套新的制度。如今天下一统,唯有新制服才能体现寡人与诸位爱卿的功绩,才能流传万世!”
“大王所说甚是。”
群臣这时接话。
“在新制度里,最重要就是寡人的尊号,‘天子’和‘大王’称号虽好,但是不足以显示寡人的尊贵,诸位爱卿可否为寡人想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
说着,嬴政的眼神在诸位大臣面前扫了扫。
诸位大臣彼此看了一眼,细声讨论起来。
王昭却胸有成竹,静静等着诸位大臣商议出结果。
良久,博士淳于越站出来,朝嬴政拱手:“大王,古时候有‘天皇’、‘地皇’和‘泰皇’三大称呼,其中‘泰皇’的称呼是最尊贵,不如大王您就以‘泰皇’作为尊号,该‘寡人’为‘朕’,‘王令’为‘诏’或‘制’。”
嬴政听了这话,沉吟了下,摇摇头,“‘泰皇’虽然尊贵,但是古人已经用了,不足显示寡人的功绩,其他的都还能接受。各位大臣,你们继续讨论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称号?”
大臣们继续讨论,可是再也想不出比“泰皇”更好的尊号。
“老师,您有什么看法?”
嬴政见王昭一直都没有开口,出声询问。
王昭上前一步,朝嬴政拱手:“大王,您现在的功绩,纵比三皇,横比五帝,不如从这里面取‘皇’和‘帝’结合起来。”
“皇帝?”
嬴政沉吟了良久,嘴角露出欢喜的笑,“对,‘皇帝’这个尊号正好配上朕现在的功绩!日后朕的尊号就是皇帝,诸位大臣对朕要称呼陛下!”
群臣见嬴政同意王昭的决定,全都跪下磕头,“恭喜陛下尊称皇帝,大秦由此步入帝国时代!”
嬴政接受群臣的欢呼,自此皇帝称呼成为最高统治者的尊号。
尊号已定,接下来就是国家治理。
“周朝由于国力有限,只能采取分封,让家族子弟前往边缘地区镇守,以维护他们的天下。如今天下一统,楚地、燕地和齐地距离秦地甚是远,我们该如何治理,才能保证天下太平?”
嬴政脸色凝重地望着群臣。
秦地前往燕地、齐地和楚地的道路甚是不通,一旦出事,短时间内难以有效处理。
刚接任廷尉的王绾站出来,朝嬴政拱手:“陛下,臣以为,我们还是采取周朝时期的分封制,毕竟它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治理制度,使用起来容易上手,便于必须您快速统治整个大秦。”
王绾的话刚落,得到许多臣子的认可。
“陛下,廷尉所说甚是有理,还是用分封制吧!”
采用分封制,那他们就可以根据战功,分得一块土地,成为一个小君主。
嬴政听了王绾的话后,沉吟了下,看向王昭,“老师您觉得呢?”
“陛下,臣觉得周朝的分封制在它刚刚建立的时候适用,但是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后,周朝分封下的各国开始相互攻击,战火连天,最后相互兼并形成了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