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曜 作品

第799章 曹操VS司马懿

嗡!三道璀璨无比,蕴含着汉系皇朝本源之力的气运金光,自刘邦、刘秀、刘备身上冲天而起,如同三条奔腾咆哮金龙。

分别涌向夏天、项羽、朱棣,没入三人体内。

瞬间融入乾夏、西楚、大明三大势力的气运长河之中,使得其气运之海瞬间汹涌澎湃,光芒大盛!

【“你在‘天地棋局’之中战胜了对手,你获得了对方投入这一场比试的九成气运……数量为九千万……”】

【“你在‘帝王’对决之中的排名上升了……”】

【“你的势力,乾夏在‘圣者之城’争夺战之中的排名上升了……”】

夏天清晰地感知着这股磅礴无匹的力量涌入乾夏的气运核心,心潮澎湃。

“九千万气运,皇朝就是财大气粗,哪怕并非‘生死之战’,收获也是十分巨大!”

他心中振奋不已。

这一笔额外的气运,足以将之前获得的那件“琉璃宝箱”中正在酝酿的重宝,推演的更为完善!

“哈哈哈哈哈!痛快!刘邦老儿,服不服!”

项羽感受到涌入西楚皇朝的雄浑气运,原本因刘邦最后一刻认输、未能将其彻底“碾碎”而残存的郁气,顿时一扫而空。

手持霸王长枪,放声大笑,声震四野,霸意纵横!

“霸王神勇,千古无二……不过,这一战,可并非是仰仗你手中的长枪……”

刘邦摇头,目光忍不住看向夏天。

项羽确实强大,但是在陈平、张良、萧何这种历史顶级的天骄人杰组合之下,未必能够讨得了好处。

尤其是,其喜欢独来独往,不擅长与别人合作,在这种战场上很容易吃亏!

之所以,自己一方落败,根源还是在乾夏身上。

以人族长城、九州鼎这样的华夏重器,硬生生将三名不同时代,心中桀骜的帝王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

纵然自己祖孙一脉相承,也力有未逮。

“此战我等之败,恐怕更多还是仰仗乾夏天子之谋略与底牌……可惜,我那马踏匈奴、封狼居胥的孙儿及麾下‘大汉双璧’如今尚未至此。”

随即,刘邦的口中感慨一句,表明大汉虽然败北,但并不是真的打不过“楚、乾、明”的三国联军!

而是因为,占据整个大汉最多气运的那一位“彘儿”并没有来到此地参战,其麾下的两名武将,若论领兵突袭之能,那冠军侯不会逊色于项羽。

若论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卫龙城亦是人中龙凤。

自己有他二人在,何惧霸王神威?

“倒也是如此……”

虽然这话有嘴硬的嫌疑。

不过,夏天倒也有几分认可。

项羽的领兵能力确实天下无双,帅才与将才兼具,但霍去病的闪电突袭、卫青的稳如磐石,配合默契,绝对是整个华夏任何一名对手的噩梦!

“可惜,那能将你逼入‘四面楚歌’绝境之人也已离去……”

刘邦的心中又忍不住浮现出那个雄才大略、善用阳谋的身影,若他在此,何须如此狼狈?

当然,这话他只敢在心里想想,面对霸王的锋芒,还是收敛些好。

“此战倒也痛快。”

“罢了,朕便不再与你计较那紫禁城之事!”

朱棣默默吸收了那份庞大的气运,将永乐天子剑缓缓归鞘,目光转向夏天时,少了几分审视与猜忌,多了几分凝重与深意。

这场巅峰对决,让他明白了乾夏之前敢于“一挑五”的底气所在,更是亲身领略了夏天对整个战局的精准把控……

如此表现,已足够与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潜力更胜。

一座紫禁城作为礼物赠予这样的盟友,又有何不可?

夏天平复下因海量气运涌入而激荡的心绪,脸上重新挂起和煦笑容,对着全场的帝王雄主拱手朗声道。

“承让了!诸位陛下!此战只为切磋印证,交流大道,万幸未伤及根本。如今胜负已分,不知先前所提共建‘天元商盟’之事,诸位意下如何?”

他话音未落,项羽便沉声应道。

“此战你乾夏居功至伟,解我之围,更显惊世实力!加入商盟,互利互惠,我西楚无异议!”

他领地内资源流通不畅的问题急需解决,商盟正是良方。

朱棣也缓缓点头,语气沉稳:“商盟之事,确可详谈。”

见识了乾夏的底蕴和夏天的格局,加上商盟本身带来的巨大利益,他已然心动。

刘邦、刘秀、刘备虽败阵,脸色略显苍白,但听闻“商盟”二字也是心中一动。

尤其是想到夏天之前隐约透露的庞大资源和未来图景,眼神也闪烁起来,权衡着利弊。

同为华夏势力在这永恒之地,守望相助、抱团取暖或许才是上策。

“哦?天元商盟?不知我大晋皇朝,是否有幸加入其中?”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清越却带着几分矜持的声音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平静。只见一位身着晋朝帝王冕服的身影排众而出,面带微笑!

“大晋司马炎、司马昭……见过诸位!”

场中气氛微微一凝。

“哦,晋朝?”

夏天脸上的笑容不变,眼神却变得深邃而锐利。

他看向这一名晋朝的帝王,语气温和依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陛下有心,本应欢迎。然我‘天元商盟’虽志在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却有一桩根本——经商之道,首重‘信义’二字。”

“商盟成员,更是皆代表我乾夏信誉之招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有成员行事……嗯,有悖于信义根本,恐累及全体,难免使我乾夏亦受牵连。”

他这番话措辞看似含蓄委婉,实则锋芒毕露,几乎是指着鼻子在骂了。

在华夏帝王圈子里,若论因背信弃义而“青史留名”,晋朝“洛水之誓”堪称登峰造极!

此事的恶劣影响,对华夏文明道德根基的破坏力,在后世看来,简直可与那句“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

相提并论,足以让礼义廉耻倒退百年!

“晋朝?”

就连朱棣也是眉头一挑,嘴角勾起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声音不大却清晰传遍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