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 各有所长3(第2页)
总体上讲就是两个字,拖慢!英国海军将领认为好望角海战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航速上。大明海军战舰航速快,操控灵活,有点像骑兵打步兵,想靠近就靠近,想拉远就拉远。
如果总在骑兵的习惯速度内作战,步兵永远没机会获胜。只有想办法把骑兵的速度拖慢,步兵才有获胜的机会。
那怎么在大海上拖慢大明海军的速度呢?也是两个字,切角!英国人专门找来了数学与几何方面的专家,计算出几种在不同风向、航向下利用角度快速靠近的方案。
经过多次测试之后证明很有效,即便对方航速更快,但只要没有及时看出角度变化,到反应过来时大概率已经来不及闪避了,而且只要敢大角度变换航向,航速必然会下降,不光躲不开还更容易被靠近。
但光在距离上拉近还不足以获胜,因为大明海军战舰的舰炮威力大,船体防护能力强,射速还快,在近距离炮战中英国战舰仍旧要吃大亏。
这时候就要靠数量优势来弥补了,利用切角靠上去的都是快船,不惜代价冲乱对方队形,阻挡其航路,不让其加速脱离。
趁此机会还有更多战舰不断补充进来,彻底将海战打成乱战,甚至用船体去撞击。反正只要不让大明海军跑起来,怎么都是赢!
“哎呀,英国人长本事了啊,都会顺风切入了!领航长,给舰队发信号,让他们注意敌舰高速靠近,但不要马上改变航向,先做好准备,等旗舰的信号。
水手长,该你露脸了。通知各舰把底舱的大家伙都搬上来吧,舰队转向的时候一起放。你可给我盯好喽,派老水手操作,别没炸到敌人先把咱们自己炸上天!”
英国人总结的战术挺靠谱的,尤其在顺风对逆风的情况下,选择好切角确实能弥补航速方面的缺失。可惜他们忽视了一个现实,大明海军从水手到军官都接受过高等数学和几何的专业教育。
且不是一次性摆样子,做为升职的硬性标准经常要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别说当军官,普通水手都要下船,什么时候考过了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职务。
王铁锚做为第一代老海军,在这些题目上不知道熬过多少夜、用过多少功,很多航向、角度、航速、风力之间的换算都快成本能了。在看清楚敌方的航向和帆型之后,立刻就意识到要发生什么。
但他没有马上采取最安全的规避动作,而是选择了铤而走险去赚取最大收益。这就是每名指挥官的性格使然了,如果换成燕不死来指挥肯定不会这么做;若是把塞特尔弄来,保不齐做得更过份。
多年前,海军参谋部就向总参谋部正式提交过细化作战规则的文件,并获得了部分支持。理由是经过细化,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指挥官个人犯错影响战局,更有利于大量培养合格的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