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个名字 作品

第1453章 偏门3(第2页)

比如减少定装纸壳弹和铜壳弹的发射药量,然后用自配的劣质发射药混入其中压秤,造成整弹质量合格的假象。只要别太丧心病狂的减量,在抽检的时候一样能正常发射,根本看不出来。

再比如把从铸造厂买来的成品枪管用钢回炉重炼,加入部分市场上能买到的普通钢。只要控制好比例,制造出成品之后用肉眼同样很难看出来,耐用性肯定差一些,可那是很久之后才会体现出来的。

实际上枪械到了士兵手里,只要不是特别狠的用,再加上保养及时,质量差一点也不会特别明显,大概率没人会关注。

至于说送检和抽检的枪支咋办,好办,得知哪天上面要来人抽检,前两天后两天就别搞假货了呗。随便查,保证都是合格产品,坚决不能砸了贾老爷的名号!

怎么知道哪天会有人来抽检,这就是他派侄孙和贾荣常驻京城、经常在兵部、工业部和总参谋部走动的用处了。别误会,行贿受贿肯定不现实,有统计司、宪兵、锦衣卫与皇帝的眼线盯着,这么做风险太大了。

实际上根本不用有人私底下通风报信,只要和这几个部门里的工作人员混熟了,能经常在一起坐坐,喝喝茶聊聊天,仅凭只言片语,再互相印证下,就能大概推测出啥时候有检查。

在一个行业里混时间长了,接触这种事多了,甚至能猜出来这次下来抽插的人是谁,八九不离十,这就叫有心算无心。

如果一直都这么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概率不会出事儿。可老话说得好,贪心不足蛇吞象。贪欲是深深刻印在人性里的,只要一次控制不住,就会如溃坝一般口子越来越大。

贾镒徽很聪明没错,但他在人性上显然还没达到洪涛的理解和克制水平,当成功一个连着一个到来时,内心就开始迷茫了,摆不清自己的位置了。

然后每个月几十支枪、几千发子弹逐渐不能满足他的贪欲了,总琢磨着再多两支枪、多一百发子弹没事儿,最终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随着欧亚大战的临近,西域马上成为重要战区,军械弹药给养大批量向前线运输,兰州做为西部最重要的中转站,各种均需物资堆积如山,金县兵工厂也迎来了黄金期。

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它所生产的枪支弹药不用再经过严苛的抽检就能发往部队,原材料方面也网开一面,有需要就购买,只需和入库单对上就够了。

这下贾镒徽等人可算美了,从偷偷摸摸小打小闹一步步向着大张旗鼓大干快上发展。上半年金县兵工厂就额外生产了3000多支枪支和2万多发弹药,全都通过海路卖往了南洋。

有两次为了能高价售出,狗胆包天的他居然把总参谋部暂存在库房里准备随时运往前线的储备军械给偷偷调换了出来,紧急运往海外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