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的咸鱼 作品

第29章 储阳镇探听消息

第二天一大早,林锦文和赵四就驱车来到了储阳镇。

“东家,咱们去哪里?”

“福祥米铺。”

“好嘞!”

马车还没到福祥米铺,就被迫停了下来,

“东家,走不了了,前面全是人。”

看着前面挤挤攘攘的人群,这些人大多手里还都拿着竹筐或者面口袋,林锦文皱了皱眉头。

“赵四,过去打听打听,怎么回事?”

“是!”

半刻钟后,赵四小跑了回来,

“东家,福祥米铺关门了,外面这些人都是等在外面买米的。”

回想起前几天王有福的话,林锦文心里一沉,

“他家的后门你看了吗?”

“看了,大门上着锁,二姑爷应该是自己离开的。”

“上着锁就好。现在的米价是多少,你打听了吗?”

“打听了,小麦40块一斗,小米35一斗,包谷33一斗,有价无市。”(合小麦32一斤,小米28一斤,包谷264一斤。)

不到十天的时间,米价竟然又上涨了一倍!

要知道现在一个镇长的月薪也就两百出头。大多平民之家,月收入也就几十块。几十块只能买到一斗多的麦子,这是要饿死人的征兆啊!

“走,咱们去别的米铺看看。”

整个储阳镇一共有三家米铺,还有镇东镇西两个小型的菜市场,二人把这几个地方全都走过一遍以后,他们沉默了。

现在正是麦收时节,也是春菜采摘的季节,往年这个时候,粮食市场和菜市场都非常的热闹。

可是今年,市场上却冷冷清清,街边上站着的都是拿着粮食袋子想买粮食的市民,可惜……只有买粮的,没有卖粮的。

菜市场内倒是有几家卖野菜的,可就连野菜都八毛钱一斤了,这让人咋买?

这时候,林锦文心中最后的一丝侥幸也没有了,

“走,去镇政府。”

“是!”

十分钟后……

“当当当!”

“请进!”

林锦文推开镇长高凤林的办公室,

“高镇长,忙着呢?”

“锦文来了,叫什么高镇长?这里又没有外人。”

林锦文呵呵一笑,

“这不是在镇政府吗,俺想着叫官称好听一些。”

“少来那套。”

高镇长指了指自己侧面的椅子,

“坐吧!”

林锦文也不和高镇长客气,这是自己的亲二舅,自家人。

“二舅……”

不等林锦文把话说完,高凤林直接递过来一份文件,

“你看看这个再说话。”

三分钟后,

林锦文抬起头来,

“二舅,咱们镇的军粮任务怎么这么多?真的是十万石?”

“那上面不是写着吗?咱们镇现在所有人口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万人,你说这个任务咱们怎么完成?”

“二舅,今年可是大灾之年,上面就不能给咱们宽限一些?”

“宽限?俺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大家都准备了一堆材料去县里开会。

可前天,会议刚开始,隔壁镇的镇长刚说一句话,就被那群当兵的给抓起来了,说他在抗战时期态度消极,不积极配合军队的决策,动摇军心,要砍他的头。”

“他们这是杀鸡给猴看?”

高凤林点头,

“你算说对了,俺们就是那猴儿。

关键是俺们这些猴儿还不是无可替代的。在那些人的眼里,猴儿有的是,这事儿你做不了,那就换别人来。所以这事根本没有转圜的余地。”

林锦文放下文件,很认真的说道:

“二舅,您放心吧,俺不会拖你后腿的。

只是……俺想问问,这次的粮税能用银钱顶替吗?实话和您说,今年那些佃农的地租大多都交不上来,俺想凑齐五十石有些难。”

高凤林用手指头点点林锦文,

“你呀!你让俺说你点啥好?你家那么多地,他们交不上来,你就一点不收了?”

林锦文有些尴尬,

“俺也没说一点不收,这不是赶上闹灾了嘛,肯定是收不上来多少!”

听到林锦文的话,高凤林一点也不意外,今年的旱灾,收成最好的地方也就是往年的四成,可上面要求的却是丰年的粮税,唉!百姓难啊!

可百姓难当官的就不难了吗?不过再难,肯定也比老百姓好过一些就是了。这么想着,高凤林看向林锦文,

“锦文,要俺说你也别在家那么待着了,再待下去这人都快待傻了。

明天来镇里,俺给你找份差事干干。你家每年捐那么多税,你又读过书,这事儿好办。”

听说是这事,林锦文的脑袋摇的像个拨浪鼓,

“二舅,你饶了俺吧,俺在乡下待着挺好的,真不想过来凑那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