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督政府
欧罗巴东大陆,奥斯曼占领区。
奥斯曼帝国灭亡以后,夏国在奥斯曼建立了军管占领区。
e集团军群主力在之后被西线夏军总司令部抽调前往南方的马斯顿占领区休整,作为第二梯队,随时参加针对新罗马帝国的军事行动。
因此在奥斯曼占领区,夏军只派驻了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三个航空兵大队驻扎在伊斯坦布尔。
其余城市则是由原诚的中山军负责守备,一般治安和秩序自然是让奥斯曼人自己的市政厅管理,每个市政厅都是独立管辖自己的城市,互不统属,直接听命与伊斯坦布尔的夏国·奥斯曼军管督政府,只保留民事权,接受夏国官员领导和直接监督,市政厅政府所属警察部队不得超过维持城市运作的最低数额人数,且不允许配备自动武器,大部分警察只有警棍和冷兵器,少部分武装治安警察配属的武器也是落后了一个时代的单发黑火药步枪,枪支弹药严格管控。
曾经强盛一时的奥斯曼帝国,在灭亡后,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被夏国用绝对的武力所彻底统治,除奥斯曼西部依旧有两个流亡军政府在抵抗外,其他地区,连游击队都成为了稀有物种,这个武德充沛的民族,已经被夏国完全卸除了武力。
奥斯曼.伊斯坦布尔,彻底成为了旧时代的历史,现在,在新的秩序和统治下,是夏国·伊斯坦布尔。
……
伊斯坦布尔市政厅大楼。
“尼奥·汉森!我要的5万名青壮劳动力必须在三天之内凑齐!”原诚在一众奥斯曼市政官员的赔笑下走出大楼,昂着下巴说道:“如果做不到,我就让手下的人去大街上抓!到时候,哼哼!可就不是五万了。”
“这……”伊斯坦布尔市政厅执政官尼奥·汉森满脸为难道:“原大人,这三天时间怎么够啊,城市才恢复秩序和生产没多久,正是到处都需要人手,短时间很难……”
“你这个老家伙!是你们的事重要还是我打仗的事重要?”
原诚厉声喝道。
“耽误了我的正事,老子我带兵拆了你的市政厅!告诉你!五万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三天之后我就要看见他们出现在我的军营!听到没有?别拿那些老弱病残糊弄我!否则用炮轰烂你这破楼!”
“我们走!”
卫兵打开车门,原诚坐上车,在上百名中山军国主卫队的护送下返回中山军的军营驻地。
看着走远的车队,尼奥·汉森叹了口气,无奈却又无可奈何。
奥斯曼占领区境内有90万中山军驻守,他们这些依附于新统治者的傀儡机关根本得罪不起。
说不恨原诚和他手下的军队,那肯定是假的,就算奥斯曼人亡了国,他们也不会忘记,这些人是屠城的罪魁祸首。
而中山军知道奥斯曼人有多恨自己,自然不会以礼待人。
两者之间多于摩擦甚至爆发火并和流血冲突,但中山军可是职业军队,而且武器装备不是这些被缴了械的奥斯曼警察能硬碰的。
所以自然每次都是奥斯曼人吃了大亏,最后双方闹到伊斯坦布尔军管督政府那里去,夏国驻奥斯曼占领区派遣军司令、督政府执政督军周洺则是对其都进行了口头斥责,然后对死者抚恤,开枪的中山军士兵则是由中山军内部的执法宪兵处置。
当然,抚恤的钱从市政财政中拿,至于中山军的执法宪兵怎么处置,则是不得而知,反正第二天奥斯曼人还是会看见昨天宣称被开除军籍的中山军士兵依旧在街上逛着,对此奥斯曼人敢怒不敢言,只是心里将原诚和他的手下骂了无数遍。
反观周洺,也乐意看见两方人马都不对付,不对付才好。
要的就是如此。
不然,帝国怎么会放心把这偌大的奥斯曼占领区交给原诚去驻守?他不过一个商人,后来篡位夺了国主之位,到头来也是个不入流。
只有奥斯曼人和中山军对立,这两者才能更好的依附于大夏,对大夏的依赖性也会与日俱增。
这种对立关系也为夏国节省了不少兵力和军费,周洺作为夏国驻外派遣军司令兼执政督军,虽然管辖的占领区是最大的一块,但麾下配属的部队却只有不到两万人。
中山军直接隶属于帝国陆军统帅部,由陆军部直接下达作战命令,周洺只能调动师级以下的部队,调动师级作战单位时需要上报帝国陆军统帅部批准(驻外派遣军隶属帝国军部,一般由陆军部直接统管)。
连马斯顿这样的小地方,还没有伊斯坦布尔市政厅辖区大,作为马斯顿占领区执政督军的江尘却有两个海军陆战队突击师和一个装甲步兵旅的夏军部队,以及从马斯顿占领区征召兵员组建的三个马斯顿籍海防师(马斯顿海上防卫队,番号区别于外籍师,马斯顿人较于其他的占领区,对帝国忠诚度良好,具备征兵资格,士兵待遇与帝国常备军普通士兵一致,远高于外籍师、属国仆从军)。
而处于新罗马战区的亚伯兰罕占领区,因为亚伯拉罕空军基地的存在,亚伯拉罕派遣军司令、督政府执政督军楚玄指挥有一个装甲步兵师、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两个摩托化步兵师、一个陆军特战团、两个甲胄中队、三个高炮团,并且由于靠近新罗马战线,还有两个外籍师。
只有查理曼占领区特立独行,没有设督政府,而是保留东查理曼王国政府作为属国直接管辖,有着陆军部队,但是没有军队指挥权。
不是军部区别对待省军费,而是奥斯曼占领区情况特殊。
在这里,奥斯曼并不与帝国本土接壤,反而夹着个中山国。
并且奥斯曼占领区督政府成立是目前最晚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导致夏国在这里最适用的办法就是现在的这种模式。
奥斯曼人因为战争仇恨和武力压迫只能更加努力的靠向夏国,并且失去武力的他们没有任何进行反抗的资本,经济上更是被夏国资本垄断,除了摇尾乞怜别无选择。
而原诚的中山军虽有武力,却没有独立的后勤系统和稳定的战略后方基地——中山军后勤的90%由西线夏军后勤部管理,剩下的10%是奥斯曼人负责(夏国不允许属国军队拥有独立的后勤系统,无论是在属国境内还是出国配合夏军作战,后勤一律由夏国派遣人员并负责保障),至于中山军的本土,这几乎是天然的战略大后方,完美的补给基地,在楚臧权的的运作下,在战前实际上就已经处于夏国的实际控制当中,成为了锦衣卫的后花园,并被牢牢掌控着。
所以中山军只能依靠夏国的体系才能是一支完整的军队。
“道尔,我饿。”
伊斯坦布尔市区一处阴暗潮湿的巷子里,一个脏兮兮的瘦骨男孩裹着一件单薄破旧的外套,颤抖着蜷缩在小巷子的阴影里低吟。
那个叫道尔的男孩同样瘦骨嶙峋,此刻他正佝偻着背,在这条肮脏的后巷垃圾堆旁飞快地翻找着什么,一边翻一边回应道:“没事的,诺尔,哥哥很快就会找到吃的。”
道尔那裂开口子、已经结痂的手突然停住了——那手上正死死攥着几个刚从烂菜叶和煤灰里扒拉出来的、带着泥土的干瘪土豆皮。
他只找到了这个。
耻辱,无力。巨大的耻辱感、几乎要将这个哥哥碾碎的无力感,狠狠砸在道尔年轻的脊梁上。
他猛地捂住嘴,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喉咙火烧火燎,可已经几天没吃过什么正经食物的胃袋却空空如也,却是连酸水都吐不出了。
诺尔虚弱的抬起头,茫然看着翻找垃圾的狼狈身影。
“哥哥……”
道尔看着瘦弱不堪的弟弟,万分心痛的抱着他,低声说:“都怪哥哥没用,诺尔……”他死死闭上眼睛,牙关咬得咯咯作响。
那双深蓝色的眸子被眼皮死死的封住,不是因为处境的艰难而痛苦、麻木,而是……
是……
为了阻止那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滚烫的液体——那绝不是眼泪。是熔岩!是仇恨的熔岩!
这仇恨带着滔天恨意!
刻骨铭心!
谁能想到,去年还是西方一流强国的奥斯曼帝国,时至今日,奥斯曼人在首都伊斯坦布尔。
竟然沦落到与野狗争食?!
是谁导致这一切发生?
是谁毁了奥斯曼帝国?也毁了他和诺尔?究竟是谁!
道尔努力的想着,可想不通。
家没了,一切都没了。
他们兄弟可能今天就会饿死在这不知名深巷角落,等着第二天市政厅的收尸队来拉走埋掉。
亡国以后,奥斯曼人的市政厅系统几乎要崩溃,到处都是财政赤字,连官员的工资都要发不起了。
以前那些设立的城市福利和救济金全部被停掉,依靠这些微薄补助生存的底层穷人彻底失去了活着的希望,这个国家的经济早就完蛋了,奥斯曼货币一夜间成为废纸。
每天都有人饿死、病死。
奥斯曼市政官员能做的就是花费一个人一天一块半公斤重的黑面包去雇佣人在城市角落收尸。
伊斯坦布尔都是如此,可以想象其他地区会有多么惨。
繁荣构建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岁月,而战争能轻易毁掉这来之不易的繁荣,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夏军占领奥斯曼首都和东部后,虽然恢复了秩序,奥斯曼人也在缓慢的恢复战前的生活。
但经济崩坏,大批难民涌入首都,军队被解散,夏军甚至不需要这些俘虏去修路、充当劳动力,因为他们接到命令很快就要南下,奥斯曼占领区会有中山军守卫。
结果就是几百万前奥斯曼帝国军人被就地解散,有人回家,也有人就地找了个工作解决温饱,但大多数人却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很多人的家乡都被打成了废墟。
道尔和诺尔的家也是如此,他们是被强制征召入伍的,弟弟诺尔的年龄甚至不满十七岁。
被夏军从战俘营释放出来后,他们兄弟俩就一直在伊斯坦布尔流浪,而像他们这样的人有很多。
他们找过市政厅,但除了得到两份“退役证明”和两张面额为一元的“夏国·奥斯曼督政府军票”。
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能不能活下去,要看你们自己的了,这座城市有很多人会活不下去,市政厅照顾不了所有人。”临时接待他们这些退伍军人的奥斯曼官员面无表情的说道:“努力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