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3章 尸潮来得毫无征兆(第2页)

第一块“记忆墓碑”立起时,流浪者老周在墓地前跪了整夜。他摸着石碑上女儿的照片——那是解码器从她破碎的手机里提取的,照片里12岁的女孩正抱着布娃娃笑。“她怕黑,”老周把布娃娃塞进墓碑缝隙,“现在有了这个,她就不会孤单了。”

消息像病毒般传开。第三天,个抱着婴儿的女人敲开教堂门,她脖颈上的咬痕还渗着血:“求你们,给孩子刻个墓碑。”她的丈夫死在护送任务中,尸体被抛在三十公里外的加油站,而她想让孩子记住“爸爸是笑着走的”。老陈用丧尸脊椎骨雕了个小天使挂在墓碑顶,解码器播放的影像里,男人临死前把最后一颗糖塞进婴儿襁褓。

当第五十块记忆墓碑排满后院时,基地的侦察机开始在教堂上空盘旋。审查官在广播里冷笑:“根据《精神污染防治法》,传播死者影像可处十年监禁。”但幸存者们用实际行动反击:铁匠铺送来熔炼的钢筋,温室区偷来太阳能板,甚至有个黑客少年黑进基地系统,把墓地坐标标成“安全区”。

老陈发现,将解码器与丧尸的视觉神经连接,能获取更清晰的影像。当林阳抱着必死的决心刺穿丧尸眼球时,解码器突然接收到一段画面:漆黑的实验室里,穿防护服的人正将针管扎进张小雨的脖子,她哭着说“阳哥会来救我”,而镜头突然切换——审查官的脸在屏幕上浮现,嘴角咧到耳根:“实验体73号,记忆传导功能验证成功。”

暴雨夜,老陈将最后一个芯片插入墓碑。五十块石碑同时亮起,影像交织成光河:有夫妻相拥着走向尸潮,有母亲把孩子推上救援车,有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哼起童谣。苏婉在光河中蹲下,她终于看清药剂反应的数据——那些被标注为“失败品”的实验体,其实都在死前产生了抗体的微弱信号。

“他们不是数字,”林阳摸着冰冷的石碑,“是五十个会哭会笑的人。”远处,基地的探照灯划破夜空,而墓地的光河越来越亮,像要把黑暗撕开一道口子。

凌晨三点的天空泛着病态的青灰,林阳蹲在教堂顶楼的了望塔,望远镜镜片上凝结着水珠。他刚用解码器接入一段亡魂记忆——一只丧尸的视觉残留,画面里是潮水般的同类正沿着高速公路涌来,领头的变异者脖颈上挂着基地的工牌,编号B-17。

“他们用了丧尸信息素。”老陈蹲在改装台前,正用丧尸脊椎骨调整自动弩箭的发射角度,“基地把实验体的尸体涂了吸引剂,扔在墓地五公里外。”苏婉在手术室里调配药剂,闻言手顿了下:“B-17是老陈儿子的编号。”铁峰将最后一颗子弹压进弹匣,枪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尸潮还有二十分钟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