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西游记

“我就必须要著文?”

叶宁躺在躺椅上,怀里抱着狐狸,眯着眼睛晒太阳。本该是很舒服的一件事情。

忙完了龙族一事,叶宁又产生了休息休息的想法。

他素来如此,要么对危险甘之如饴,在刀尖上起舞,要么就像个咸鱼一样怠惰,能躺着绝不坐着。

他身边的人,早就都习惯了此事。

觉得这是真性情的体现。

但现在叶宁却是真性情不起来,他满眼都是无奈之色,看着边上站了半天的蔡向高。

“叶兄,成为亚圣后,应当著文,这不仅仅是儒道惯例,更是一个阐述自己道的机会。”

蔡向高很认真的看着叶宁。

“如圣人,如程夫子,如王先生,赵夫子等等,他们都曾经在得道之后,潜心著文,文章一成,天地为贺,为世人开智,恩泽千秋万代,堪称功德无量。”

蔡向高说的,是老生常谈了。

早在叶宁成为亚圣归来之后,蔡向高已经向他说了这件事情。

只不过一直手头上都有事情做,所以耽搁了下来。

但现在,见叶宁终于有时间了,蔡向高便抓住机会进言。

但叶宁却并不是很感兴趣。

甚至还可以说内心里有些排斥。

他知道古之亚圣,都有这个传统。

他们所著的文章,都是儒道漫漫长河之中最光芒璀璨的杰作,点亮了无数人的智慧,消解了无数人的迷茫,成就大功德。

每一部作品,都堪称恢弘巨著,属于是无论过去多少年,都绝对不可能褪色的文化遗产。

这个世界耳熟能详的巨作,很多读书上的必修课,其教学的根基,就是来自于这些亚圣所著的千古雄文。

亚圣著文,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叶宁排斥。

他身上的意外已经够多了!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亚圣著文,一定是一件大好事,传说能收获大量功德,让亚圣诸邪不侵,不沾因果。

当然,也并不是全都这样。

也有其他好处。

总体而言,著文是能够得到许多好处的,是能够大幅度提高实力的。

但众所周知,叶宁偏偏是最不希望自己实力提高的。

现在成了亚圣,他已经悔恨到了极点。

再进一步?

那还能了得?

到时候作死的难度可就又增加了啊。

从情感上来说,叶宁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这种热闹,他绝对是不想凑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叶宁不知道写什么。

如亚圣所著作的儒道经典,说实话那都是叶宁的能力范围之外。

天下人都觉得他诗词双绝,文采斐然。

但实际上呢?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叶宁自个儿完全就是个文抄公。

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常作诗作词的缘故。

他并不是一个纯儒,他到现在为止,对那些晦涩难懂的儒道经典,知道的绝对不比蔡向高多,至于诗词方面,也多是来自于前世的积累。

让他写一首诗写一首词行,哪怕不借鉴前世的词人,就凭现在自身的文气和才思,也能有所成。

但要写儒道巨著,那可就真是难为他了。

叶宁可不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

既然左右为难,那么何必为难?

所以叶宁直截了当的表示了拒绝。

“亚圣和他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对著文一事,没有兴趣,我并不打算用这种方式来宣扬什么东西。”

但蔡向高一听,却是更加着急。

“叶兄此话怎讲?亚圣著文一事,不仅仅是你一人之事,更是儒道,乃至于天下苍生的千古幸事,亚圣所著之文,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这绝对不是炫耀,而是千秋功业啊々「!”

但叶宁却并不感兴趣。

仍然拒绝。

蔡向高又是着急又是无奈。

他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件事情叶宁那么的反对呢?

这对于任何亚圣来说,都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怎么叶宁偏偏就不感兴趣,甚至还深恶痛绝呢?

虽然他知道叶宁一直以来站得高,看得远,对凡事总是有一个奇特的角度,但这一回他还是无法理解。

“蔡兄,你了解我的,我决定的事情,谁劝我都没用。”

叶宁淡淡说道。

他实在是不想再瞎搞什么动作了。

写一篇儒道经典,那是难为他。

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万一叶宁一顿瞎折腾,真的折腾出来了什么经典,那还真就麻烦了。

按照他所知道的,一旦著文成了,得到天地承认,那亚圣所著作的原本,就会成为功德圣器。

虽然叶宁不确定功德圣器的作用是什么,但想必是没好事,哥们已经够强了,实在是不想再折腾了。

蔡向高摇了摇头,说道。

“叶兄,你也是了解我的,你决定的事情,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不劝你了,就连上次你去妖族,我都没有劝你什么,因为我知道劝你没有用,你总是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时间证明了一切,你的想法总是对的,但这次,我却不得不劝你,因为你著文的这件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对你的期待,对于我来说,如果你不愿意,我不会逼迫你,可是天下人呢?当天下人都在恳求你的时候,莫非你能忍心辜负大家的期待吗?”

闻言,叶宁有些错愕。

“什么天下人?”

蔡向高叹息一声,说道。

“叶兄是天下楷模,是大周亿万百姓心目中的神明,也是大周朝廷的顶梁柱,早在你成为亚圣的那一刻起,上到陛下,下到贩夫走卒,所有人都在期待叶兄的著作,但这么久以来,叶兄迟迟没有动静,天下人都急了,于是九州各地的百姓,各大书院的学子,朝廷中的官吏,甚至就连边关守军,将领,也全部都写下了万言书,全部送往陛下那里……而陛下,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于是就将这些万言书,用传送阵传送到了晋阳……唉,叶兄你先来看看吧!”

叶宁半信半疑。

怎么会如此?

不至于吧。

他起身,随着蔡向高走了出去。

为什么要走出去。

原因很简单,人口太多,几乎举国上下都因为此事而牵动了心思,所以万言书根本不是一张纸所能写完的。

叶宁走出了院门,就看到箱子里一望无际的全是马车。

马车之上,堆满了箱子。

随便打开一个,里面果然放着按满了手印的万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