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扯淡的宁阳县指数
杨少峰和胡惟庸两个人愉快的达成交易。
女子劳工给杨少峰留下八成,剩下两成归胡惟庸。
男丁劳工全归胡惟庸,然后胡惟庸再想办法给杨少峰弄回来双倍的男丁劳工,包括但不限于棒子劳工,矮矬子劳工,又或者胡惟庸自己想办法从哪里弄。
登州大学的医学院和药学院、农学院外加其他各科学院,一年内到辽东开设分校,争取两年内把分校变成辽东大学。
两个人都没觉得自己亏。
杨少峰看重的是女子劳工以及双倍的男丁劳工。
胡惟庸看重的则是那些男丁劳工和未来的辽东大学。
最主要的还是那些男丁劳工。
就踏马你们叫做官僚士绅集团嗷?
就踏马你们差点儿把老夫的九族都送走?
这回你们落在老夫手里,可要遭老罪喽!
胡惟庸不自觉的挑了挑嘴角,脸上的笑容逐渐变得有些狰狞。
善长先生,还有刘青田,你们两个都睁大眼睛好好看看,看老夫是如何整治他们的!
……
尽管在来宁阳的路上时,就已经对宁阳县的富庶早就有所认知,但是当李善长和胡惟庸等人真正的走上宁阳县的街头,却还是忍不住为之震惊。
谁见过路上马车比人还多的县城?
谁见过没到年底,城中百姓就已经开始穿新衣的县城?
谁见过酒楼茶肆遍地都是,偏偏还有一大堆客人在里面吃喝的县城?
踏马的,京城都还没这么富裕呢!
李善长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老夫记得,驸马爷之前曾经写过一份奏本,提出了一个宁阳县系数的概念,是吧?”
杨少峰讪笑着嗯了一声。
伟大的总设计师曾经说过,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这个理论在杨少峰这里变了个味儿。
这系数那系数,能方便本官哭穷的就是好系数。
恩格尔可能一辈子都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认为一个家庭在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比越高,就说明这个家庭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越低。
然后,杨少峰就抢先提出了大名鼎鼎的宁阳县系数。
宁阳县系数指出,通过计算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县城、一个布政使司乃至于一个国家的饮食消费支出占比,就可以推算出指定目标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
杨少峰还特意用登州府和宁阳县举例:登州和宁阳县的百姓在饮食方面的支出,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这意味着整个宁阳县的百姓都在温饱线上挣扎。
再然后,蔫坏蔫坏的朱皇帝就把“宁阳县系数”甩给了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人,表示经过他在登州府和宁阳县的观察,登州府百姓和宁阳县百姓的饮食支出确实占据了他们收入的一半。
李善长还记得自己在看到这份“宁阳县系数”之后都干了些什么。
抱着“杨癫疯的奏本”必须好好琢磨的心态,自己还特意计算了自己家的收入以及在饮食方面支出的占比。
为了稳妥起见,自己还特意找了许多同僚一块儿计算。
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就是自己家在饮食方面支出的占比确实低于三成,甚至连一成都不到,而那些官职相对低一些的官老爷们,在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比就会逐渐提高。
为了更加稳妥起见,自己又特意让人走访了金陵的一些百姓,发现百姓家里在饮食方面支出,甚至能占据到他们总体收入的六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