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贵胄 作品

第901章 本官等于九千岁,等于死太监?

“宁阳县那个地方有点儿邪性。”

朱皇帝咂吧咂吧嘴,“要么是文庙的位置有点儿问题,要么就是整个县的风水都有点儿问题。”

“你瞧瞧这几个混账东西写的奏本。”

“静海县说要大力开采煤矿,顺带着要修港口,里外里的意思就是缺人。”

“遵化县说要采煤炼铁,奏请朝廷迁移十万户百姓去遵化。”

“这个就更厉害了。”

朱皇帝顺手又把几份奏本推到马皇后身前,满脸唏嘘地说道:“淮安府不声不响干大事,标儿前脚让人把辽东招工的公文送过去,淮安府后脚就派人去邻近的州县招工。”

马皇后拿起几份奏本看了看,忽然笑了一声,说道:“淮安府的动静传出去,那四十多个小混账肯定会有样儿学样儿。这下子好了,汪广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且有他头疼的。”

朱皇帝嘿的笑了一声,只是刚刚笑完,脸色就再一次沉了下来。

“你看看这个。”

朱皇帝郑重其事地将一份奏本推到马皇后面前,冷笑一声道:“妹子,你说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

马皇后拿起奏本看了一眼,随后也冷笑一声道:“他们还能咋想?无非就是在赌你这个皇帝的气量。不过,这些人倒是学聪明了。”

杨公祠。

给活人立生祠。

理论上来说,立生祠并不违背大明律,而且历史上也早有先例。

西汉栾布为燕相,燕齐之间为其立社,号栾公社;石庆为齐相,齐人为立石相祠。

如果是宁阳县或者登州府的百姓给杨少峰立生祠,这事儿完全说得过去,朱皇帝和马皇后也不会当成什么大事儿。

偏偏这些杨公祠没有出现在宁阳县和登州府,反而出现在江南的一些州县。

“杨公治蝗抗旱,造福万民。”

“杨公奏请朝廷修《洪武大典》,堪为万世师。”

“杨公造收割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杨公造压水机,当代鲁班。”

“……”

从杨少峰当上宁阳知县开始,一直到最近这两年折腾出来的动静,几乎有一件算一件,都被人找出正面且积极的意义,然后再大肆宣扬,恨不能把杨少峰吹捧成活着的当世圣人。

立生祠。

必须立生祠以为纪念。

那么问题来了。

杨少峰现在的身份是当朝驸马兼瀛国公、兼登州知府、兼宁阳知县、兼鸿胪寺少卿、兼大明数十位知县甚至未来数十位知府的恩师。

当他的声望被推高到当世圣人、一呼万应、甚至盖过当朝皇帝的地步,当朝皇帝会怎么想?

哦,全天下人都认你杨癫疯而不认咱这个皇帝?

这要是不找个由头宰了你,万一哪天你想当皇帝了怎么办?

就算你杨癫疯忠心耿耿,确实没想着当皇帝,但是你手下的那些人想要搏一个从龙之功怎么办?

咱能信得过你,难道咱还能信得过所有人?

即便咱能信得过你,也能信得过所有人,但是你杨癫疯真就一丁点儿的毛病都没有?

比如说奢靡无度、食不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