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税率·杂税·治理(第2页)
所以,如果毛贵是真的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的话,他就不可能在两成,十抽二的田赋上再加上多少其他的税赋。
二来,虽然说此时毛贵要打天下,到处都需要粮草钱财物资,而这些东西要么从敌军手里抢夺、要么从新打下来的城池中的府库中获得、要么从韩宋政权那里获得、要么从各种愿意捐赠的大族手里面获得,要么从百姓们手里搜刮……
最后一个可以暂时排除,毛贵已经不会这么做了。
而剩下的这些获取方式中,韩宋政权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做到稳定地给底下的军队供应一定的钱粮物资,会不会这么做……从敌军手里和城池的府库中获得都不是一个稳定的渠道,大族手里同样不太稳定。
所以,最稳定的还是从赋税中获得。
而毛贵对百姓和大族们那里的赋税额度定的是十税二——这个税率很高,收上来的东西相当多!
十税二,最终收到的东西可未必比几十税一十几税一然后加上各种税赋最终的总和来得少。
所以,他觉得田赋就已经能够毛贵用了,不需要再额外加码。
“这倒也是……”其他人听他分析,也觉得有点道理,反正逻辑上面好像没什么问题?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们也不知道当时一亩地到底能够出产多少粮食,值多少钱,够一个家庭生活多长时间,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也不清楚十税二到底是多少,放到百姓身上,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到底有多大,放在军队中,又够军队使用多长时间,什么样的使用标准……
以及,当时比如说,莱州的这些屯田有三百六十处,那总体上到底有多少亩地?每一年的总体上的收获有多少?两成最终又是多少?
大军日常人吃马嚼到底要多少粮草?打仗的时候又要多少粮草?再加上一些其他开支,一年下来到底需要多少钱粮?
除了田赋以外,毛贵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稳定的可以长期维持的获取钱粮的渠道,这些渠道又能够给他带来多少钱粮?
……
很多问题他们都不清楚,所以也压根不能断言毛贵到底会不会在两成的田赋之外收取其他赋税。
“毕竟,当时是个什么世道?那可是到处打打杀杀,运气好一点碰上毛贵这样不杀人的将领,或者一直处在某个势力的控制下没有被攻打,还能活下来,运气差一点,碰上屠城的元朝军队,或者烧杀抢掠的一些军队,那可是连命都没有了!”一个人叹息。
所以,在当时的那种世道下,如果毛贵真的收取的钱粮不算少,但是他治下还有些规矩纪律,日子能够做到比较安稳的话……
那想必有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这种高昂的赋税的。
这样一来,毛贵自然也谈不上要面对山东地区的混乱不稳了——所以,他也不需要为了这个目标而少收钱粮……
反正百姓们是能够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