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矛盾·暗杀
“主少国疑,政出多门,朝堂上必然会动荡不安,各种问题频出。”李世民对此毫不意外。 没有个当家作主的人,而剩下的人里面也没有一个身份足够、又有能力有手段的人,那发生这种事情就是必然。
这种情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要不然,为什么在这种时候总容易出乱子?为什么大家都要担心幼主?就是因为幼主在位,确实是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确实是容易导致朝廷走下坡路啊!
当年霍光这不好那不好,但是他确实是主持了汉朝的朝廷,稳住了汉朝的天下,保住了汉朝的江山,给刘氏保住了皇位……是以,虽然他是个权臣,虽然他家里面搞出来了那些事情,但是他本人在死后,依旧是荣光无限,并没有被抹除荣誉。
因为他确实是有功,有大功。
而现实明夏这边,后宫之中,太后并非什么强人,能够稳住现在的样子就已经不错了;那朝中,就一定会出现要整个高下、分出个高低、甚至互相搅和的事情。
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外敌到来,不得不一致对外;或者,直到其中有人能够类似霍光,直接把其他人全都打趴下。
所以,这样的时候,大事儿怎么可能少呢?必然是一件接着一件,一串接着一串……
【比较有名的,而且影响非常深远的,就是万胜之死。】
【万胜,也就是明三,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之前就介绍过,是明玉珍的义弟,也是他非常信任和倚重的人,当然,万胜的表现也不错。】
【在明升即位的时候,万胜是中书省右丞相,位高权重。】
【而他和一个人关系非常不好,这个人叫做张文炳,和万胜一样,也是明夏政权的核心成员,官至知枢密院事。】
【换言之,在这个时候,那就是有两个朝廷要员、中枢决策圈的核心成员彼此不和,而且这种不和还是非常明显、非常严重的不和。】
【本来主少国疑,就已经非常有问题了,很多朝堂大事都不好顺畅地处理,很多关键决策都难以完成,现在又有这么一个情况,本来应该在这种时候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朝廷渡过这一艰难时期的中枢官员中,还有两个严重不合……】
【可问题还不仅仅是这样。】
“……”赵匡胤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这两个人……万胜不用说,是明玉珍的义弟,掌管大军,之前好些次重要战事都是他领兵的,也是他带着军队打赢了的,这种人的威望和权力绝对不低。
同时,鉴于开国时期的特殊性质,这种时候的武将手里面的军队,那某种程度上来说,还真的就能够算是他自己的!不是说这些军队一定会听从主帅的意思甚至反对皇帝,但比起太平时期的武将,开国时候的武将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和影响力,通常是更高的。
不然的话,也不能出现那么多针对开国武将的压制和清洗的事情啊。
更不会因此而诞生“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类的话了。
就像是他自己,不就在绞尽脑汁想要比较体面地收缴了武将们手里头的兵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