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刘福通之死·死因·说法
“哦,归罪于廖永忠,又有廖永忠窥探圣意啊……”杨坚对廖永忠窥探圣意的做法也不满。 要说朱元璋把韩林儿之死归罪到了廖永忠身上,那也不是不能说得过去。就算廖永忠没有故意想要害死韩林儿,但是能够让韩林儿乘坐的船只沉了,还没能把人给救出来,那他就有责任!就有罪过!
这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下面,说廖永忠窥探圣意,不只是自己窥探,还甚至网罗人手去窥探……这和编织党羽、甚至谋划着夺权,又有多少区别?又相差了多少?
其实并不多。
所以,杨坚确实觉得廖永忠在这方面不如何;同时,他其实也偏向于相信,朱元璋或许没有明着说什么要弄死韩林儿的话,甚至也没有对廖永忠暗示过,他可能只是在和这些儒生交谈的时候,透了一点不知道什么地方什么方向的口风。
——然后,廖永忠最终把这个口风理解成了,要干掉韩林儿!
不管朱元璋原本到底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但总归,廖永忠是这么理解的。
所以,他才能在带着韩林儿走水路的时候,直接来了一手大风大浪以至于翻船的戏码。
朱元璋要是明里说了或者暗中暗示了,那廖永忠自然无所顾忌,反正自己是接到了命令才要这么去做的,这有何难?但要是朱元璋完全没有透露出一点点意思,那廖永忠估计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办事儿。
所以,可能是朱元璋确实表露了一些态度;也可能,就是他自己胡想瞎想,然后,最终,自以为奉上了上面的命令,所以才敢干出来这种大事儿……
不过当然,一切坏的都得是廖永忠,而不能是朱元璋。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刘福通的结局。】
【关于他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的根源在于明朝官方编撰的《明太祖实录》,其中这样记载:在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派遣吕珍围攻安丰的时候,虽然朱元璋前去支援,但是其实城确实是破了,而这一次城破,结果就是刘福通被杀。】
【即,这种说法认为,刘福通其实是死在了安丰一战中,后续就没有他了。】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刘福通其实在安丰的那一战中并没有死,他还活着,活了下来,跟着韩林儿一起走到了滁州。那么他是什么时候死的呢?是和韩林儿一起,从滁州前往应天府的船上,在瓜步遭遇风浪,翻船而死。】
【换言之,这种说法就是说,刘福通其实是和韩林儿一起死的,那么,这个死因就是翻船,至于为什么翻船,有没有隐情,有没有阴谋论,就可以直接参照关于韩林儿之死的猜测。】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元末明初的《庚申外史》,是元末明初的隐士权衡所着,记录了元顺帝一朝的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