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檄文·北伐(第2页)
至于说那日子舒坦的豪强大族……没什么可说的,反正大家从来都不是一路人,蒙古人的朝廷里头不是一路人,自家汉人朝廷里头同样也不是一路人。
所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好啊,那可太好了!
更不要说还有接下来的那句“救济斯民”了!
救济斯民,什么斯民不斯民的他们看不明白,但这应该就是百姓们的意思,而救济他们还是看得明白的——这不就是在说,要救助百姓们,要让百姓们能够好好地过日子,好好地活下去吗!
这个事情,那大家可是没有一个人会说什么反对意见,会说什么不好的。
谁要是反对,那谁就是脑子不好。
但是对于那个“立纲陈纪”,大家却不怎么理解,也不怎么感兴趣。
这去掉那什么动作,那大概就是什么“纲纪”的事情——纲纪,纲纪是什么?是规矩的意思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是要立规矩吗?
哦,好像立规矩也不算什么,也没什么问题……
那些讲究人家,都爱说什么规矩,天底下有了那么点家底的人,好像也都是需要说自己家讲究规矩的——别管是什么规矩,是大规矩小规矩,总之到了时候就是得讲规矩。
这没什么,这没问题,只要不是什么不做人的规矩,那就什么问题也没有。
百姓们只是想了想,便很快地把这个问题扔到了脑后。
不管他们的事情,也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和他们的日后同样没什么关系……这还需要思考什么?
他们扔过这件事情后,就看到了檄文的其他内容介绍。
指责扩廓帖木儿和李思齐等人不是真心诚意为元朝朝廷效忠的,不是真的忠于元顺帝的……这话其实没毛病,那元朝的皇帝下令让扩廓帖木儿南下,可他却根本不南下;下令让李思齐等人干什么,他们也不听,这确实是没有真心实意效忠于元朝朝廷和元顺帝。
虽然这里面也有元顺帝的命令有问题的原因在。
但这话是对的,而且把这些人变成乱臣贼子了,大家也更加名正言顺一点点。
“但是,为什么要说给那些蒙古人和色目人与汉人一样的对待?”看到这句话,不少人顿时心气不平起来。
虽然大家也不是元朝的人,没有亲身体会过元朝时期普通百姓——指汉人百姓——究竟过得是什么日子,但是这不妨碍大家能够想象出来,并且为之共情、愤愤不平、悲伤痛苦。
那不是有句话叫做什么物伤其类吗,虽然不知道这算不算好话,可是不少人觉得,这里面的道理是能够用在这上面的。
他们确实是物伤其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