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难言的真相

世间诸事,芸芸众生之中,能够相聚同行,常常已经是不可多的的缘分了。

既得佳友,如何不喜。

纵使在成熟早慧,可是少年心性总有相同之处。

更何况,仁善之心,救世之意,便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若是有朝一日一日遇见,便知有多么难得。

慧明和慧空要回山的前夕。

他们到了一处当地有名的寺庙落脚。

难得的,和那里的老师父谈论佛理,听他讲世事变迁,多有感悟。

那里的住持师父与慧明他们的师父是旧相识,所以也多加照拂。

“阿弥陀佛,文君施主与白芷施主是难得的行善之人,你们师兄弟与之同行,确实大有益处。”

“特别是白芷施主,贫僧所见,未有像其如此通透之人,她若是愿意遁入空门的话,想来……”

剩下的话,老师父没有多说,但是看得出来他对于白芷极为欣赏,“心虽有念,却不偏执,慧明师侄啊,这点你们便不如她了。”

那老师父摇了摇头,踱步离开。

留下慧明与慧空两人琢磨着对方最后的话语,却始终不太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

“你们要上山去了?那你们还会再下山吗?”

“阿弥陀佛,本来师父便是要我们下山游走一番,如今时间已到,我们必须回去。”

但是慧明与慧空许了约定,他们还会再下山的。

山中清修虽好。

但是他们如今走了这一遭,却难以再像当初那样,当作山中无岁月了。

对这世间的不公疾苦如何视而不见?

“阿弥陀佛,文君施主与诸位多加保重……”

“还有,白芷施主……”

慧明最后唤了白芷一声,却又未多说什么,只深深地看了对方一眼,便和慧空转身离开。

“慧明,慧明大和尚!一路小心。”

白芷望着对方的背景,并未说出什么挽留的话语。

这一趟下山,慧明的心中少了些什么,又似乎多了一些什么。

他打算修炼《无相佛经》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愿意化作这人世间安定的一份基石。

人世间其实很美好,值得他们去守护。

慧明愿以此身为献,使得世间之人能够离苦得乐,离了贪、嗔、痴这三毒。

“你决定好了吗?”

觉善看着面前自己引以为傲的弟子,对方虽未发大宏愿,可是所想所行,却无一不是往那个方向去的。

他听了慧明下山之后的经历,最后只说出一句,“你前两者皆可,唯独第三,为师也看不透啊。”

“弟子心如明镜,无怨无悔。”

崖顶云开,露出一轮血色残阳。

觉禅将经卷按在慧明眉心,经文如活物流入他识海。最后一刻,老僧低语:“记住,无相非无情……做出今日之择,便要承担应尽之果。”

远处钟声敲响,慧明再睁眼时,发现掌心多了一道淡金色卍字印——

慧明闭关了两个月。

出关之时,他周身气息光华入敛,如寒冬枯木,眼瞳越发清透,却深不见底。

望人时如观水中月,倒映万物却不留痕。偶有沙弥窥见其眸中金光流转,近看却又似错觉。

慧空见到对方时,伫立良久,“这样啊,师兄……”

他最后笑起来,眼底如同一汪看不见底的幽潭,“没有比你更合适之人了。”

慧明变得让人更加不敢轻易靠近了,寺中之人更将他视作一座行走的佛像了。

直到再次下山,与白芷一行人再会之时,慧明虽然依旧犹如佛陀,却又似乎多了几分生气,不再那么冷。

这一趟,不再是短短几个月。

而是真正地行走在这红尘俗世之中。

“还以为我们这座小庙装不下你们这两座大佛了呢——”

慧空微微扬了扬脑袋,“佛曰:人应言明本心才是,我看我面前的这位施主可是口不对心,实际上却贪心得紧!”

白芷依旧浅笑着站在慧明身旁,注视着面前之人,似乎一切从未变过。

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于是那婉转幽远的戏唱到哪里,他们便救济世人,除魔卫道走到哪里。

慧明的名气也便大了起来,遇上了诸多形形色色之人。

也有了不少萍水相逢,却知志同道合之人,结下了诸多善缘。

在同行的第二年,慧明似乎又变回了原本温和有理的模样。

只是身上偶尔透露出来气息更加悠远莫测起来。

他们见过大漠孤城的烽烟,走过江南长街的雨夜,叹过皇都高墙的雄伟。

用双腿丈量着这一片九州大地。

他们彼此之间早就是此生挚友了。

直至某日——

寺中来信,长州似乎有异,需要慧明与慧空去那地界走一遭。

而且其中凶险难以知晓,自然是没有再和梅文君他们同行的道理。

九州大地如何之大,那长州更是千万里之距难以想象,时间之紧,唯有修行之人可至。

信中还言,若是长州之事顺利解决,慧明与慧空也会被传召回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