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744章
“请讲。” 法谛略一躬身,道:“‘我思故我在’,从佛门看,未免执著于‘我’之一念。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思者,妄念也;在者,幻象也。以妄证妄,如以梦中人证梦中花。小僧斗胆言之,此言应作:‘我不思,故万法皆在’。若无执著,心如明镜,不动不染,方见真实。六祖慧能祖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即是不‘我思’,而能见万有之真。”
大殿之中一片沉默,不少听众若有所思,有的甚至低头静坐,似在参禅。
忽然,一位羽冠鹤袍的道士长笑出声:“好一个‘万法皆在’!可惜若无一念起,焉知有法?焉知其在?”
众人齐看那道士,他道骨仙风,背后挂一青铜八卦,道号“紫阳”。
他拱手道:“贫道紫阳子,愿以道门浅见,略述我思与我在之辨。”
“请说。”
紫阳子缓步前行,手指虚空,道:“道家首重‘无’,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然‘无’并非无物,而是无为、无执、无我。‘思’即为执;‘在’亦执。道门更言‘无思故恒在’。然则若问此句真伪,贫道倒愿逆说——‘道在,故我思’。天地既有太极,才分阴阳,人乃天地之子,生而思索,顺应大道。若无天地之‘在’,我之思安所附?若无道生我之身,我又何所思?是以,道在先,思在后。”
叶如水不服,起身反驳:“此言有失偏颇。若道在先,人人皆道,何以有人愚昧?思者,生于心,炼于书,习于礼,是人之殊于禽兽也。”
法谛也缓声道:“若执思为先,岂非众生皆可成佛?而佛门之见,恰在灭妄思,证真如。”
东叔闲闭目片刻,忽而睁眼笑道:“诸位之言,皆精妙至极。儒门贵行,道门贵无,佛门贵空,而笛卡尔之言,乃立于‘有我’。三教皆有其道,然我愿加问一语——‘我在,故我思’与‘我思,故我在’,是否不过一体两面?其本质所指,是否皆为自我意识之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