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作品

第513章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非遗—渔家乐、北冶抬皇杠与八卦掌(第2页)

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北冶抬皇杠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2003年,天桂山邀请县文化馆杨诺成老师对失传的“抬皇杠”重新进行了挖掘、整理、加工、排练,在北冶村培训了五十多人的皇杠队伍,参加了天桂山第十届旅游文化节活动。此后,在每年的春节、庙会和重大庆典活动时,抬皇杠都会进行献艺表演,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三、八卦掌:内外兼修的武术瑰宝

八卦掌,作为中国三大内家拳之一,于20世纪初传入平山县,并在此地流传至今。平山八卦掌全称周天数广华哲宗同易派平山八卦掌,是目前流传于平山、国内唯一能传承全部套路的八卦掌掌法。

艺术特色:

平山八卦掌由先天八掌(也称转掌)和后天六十四掌(也称缠掌)组成。先天转掌十式包括单换掌、蛇形顺式掌、龙形穿手掌等;后天缠掌有开、捧、扽、探、立、挑、盖、缠等六十四式。八卦掌练功者从行步入手,内功为基,正形、通气、懂劲、熟技、明变,以先天掌为母掌,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实用掌法和套路。其将武功与导引起落融为一体,内外兼修,每个动作都有很强的技巧性、科学性。

文化价值:

八卦掌不仅是一种武术技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强调内外兼修、以形为本、象形取力、以形心意等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八卦掌在平山县的流传与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传承与发展:

平山八卦掌的传承人卢顺新是目前唯一掌握周天数广华哲宗同易派八卦掌全部套路的人。他退休后在家乡致力于八卦掌的传承发展,免费传授八卦掌拳术。然而,由于八卦掌自创立以来“上不言师,下不言弟”,加之套路繁复,能得到真传并全部掌握要领的人很少。因此,平山八卦掌的传承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四、非遗三绝的文化共鸣

渔家乐、北冶抬皇杠与八卦掌这三项非遗技艺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深深扎根于平山县这片土地,共同构筑起当地的文化底蕴。它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平山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在传承与发展中,这三项非遗技艺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传承:

这三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政府通过制定保护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群众则通过参与非遗活动、学习非遗技艺、传播非遗文化等方式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平山县将继续加大对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力度,推动非遗技艺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也将加强非遗技艺的宣传与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平山县的非遗文化,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渔家乐的渔舟唱晚、北冶抬皇杠的皇家气派与八卦掌的内外兼修在平山县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与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