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作品

第628章 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非遗-邱氏正骨疗法、橡皮漆画、

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非遗:邱氏正骨疗法与橡皮漆画的千年传承 在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土地上,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邱氏正骨疗法与橡皮漆画,以独特的技艺与文化内涵,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前者以中医骨伤诊疗的智慧守护生命健康,后者以软质材料作画的创新突破艺术边界,共同诠释着新河县“千年古县”的文化底蕴。

一、邱氏正骨疗法:医道传承中的生命智慧

历史溯源:从地域实践到省级非遗

邱氏正骨疗法发源于新河县地域医疗实践,历经数代传承完善,形成以手法整复、中药外敷、夹板固定为核心的骨伤治疗体系。2019年12月,该疗法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9-5),其保护单位邱增虎中医骨科诊所持续开展诊疗与传承工作。据记载,该疗法形成于明清时期,至邱天道主任医师集大成,终成“天人合治、外通内调”之绝学,被誉为“中医骨伤诊疗的活化石”。

技法精髓:稳准轻快与三层夹板

邱氏正骨疗法的核心在于“稳、准、轻、快”的手法实施闭合复位,独创三层夹板固定技术,配合祖传伤科药膏外敷,形成“当日复位消肿、三日功能恢复”的临床路径。其诊疗范围涵盖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年均接诊患者超2000例。例如,2025年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中,邱氏正骨疗法与张氏传统整骨技法、灵鹊正骨疗法等共同展演,三天内接待体验者430余人次,彰显其现代影响力。

传承创新:活态传承与科技融合

为推动非遗保护,邱增虎中医骨科诊所建立完整病例档案管理系统,培养传承人3名,整理形成诊疗规范文本2部。同时,疗法积极拥抱现代科技:联袂高等学府撰写《非遗邱氏外治矩阵疗法精要》,将“外治三阵”精髓纳入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项目;研发“智能膏贴”,嵌入微型传感器实时监测经络气血,实现药性智控缓释。此外,“邱天道老字号膏方进万家”行动深入边疆与乡村,使传统外治之术惠及更多民众。

二、橡皮漆画:软质材料上的艺术革命

历史脉络:从清末民初到现代创新

橡皮漆画起源于清末民初,以橡皮、橡胶、手指等软质材料为工具,可在木板、金属板、玻璃、瓷砖等材质上创作。第一代传承人李洪宝集多家大成,与国内漆画大师切磋交流,奠定技艺基础。2021年10月,新河橡皮漆画被列为河北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第五代传人刘子军通过创新突破,使这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