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劳师以远夺钱粮,将计就计当黄雀
古往今来,作为战场上的指挥官,当面对一场战争的时候,往往第一谋划的,不是有多少兵,多少武器…而是打这场战争,需要多少军饷和粮草…
在《兵法》中,虽然没有大篇幅提及这些,但是在一些篇章中,还是论述了后勤准备的重要性。
譬如:“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她的意思就是,那些非常聪明的将领,应该从敌人那里获取粮食补给!因为从敌人那里获取一钟粮食,就相当于自己从后方运输二十钟。
在敌方那里获取一石草料,就相当于自己运输二十石。
这就充分的体现了,一名优秀的将领,能够通过“因粮于敌”等策略,提高后勤补给的效率,减少己方的运输成本和资源消耗…
“莫非…这个老鬼子冈村,就憋着要使这样的坏吗?可是,是不是有点…毕竟北华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距离,太远了啊!”
这不能不让王不懂怀疑小鬼子这么干的动机,没有任何一个当军事主官的,会放着当地不理会,大老远的跑到东北来弄粮饷吧?
再说了,“傻瓜蛋子藏宝”的东西是多,可是也分对谁,像针对于靠山屯和保安团这样的zz,是可以“吃到撑”的!
可小鬼子这边呢?动不动就是2000人以上的大的队伍。即使那些粮饷就是拿到手了,平均下来的话,弄不好连“牙缝”都填不满的…
所以,两股小鬼子的“反常行为”,让王不懂无法理解。
再说了,即使小鬼子找到了“傻瓜蛋子藏宝”,但也算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毕竟还要有运输上的损耗!
而且,在北华地区,各个势力犬牙交错,有时候各个驻地还接壤,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若一旦那些势力,得知了小鬼子手上有那么多的粮饷,未必不会动心…
带着这样的疑虑,一边驾驶着卡车去往东门的王不懂,把这个问题,甩给了贼九张三,毕竟这驾驶室里,只有他在北华地区待过。
“三哥,你说这冈村这个老鬼子到底是咋想的?他在东北弄钱粮,然后不惜损耗,运到北华地区去,这不是有的‘得不偿失’啊…”
贼九张三也提高了警惕,也一直观察着外面的动向。当听到王不懂的问题时,未曾开言先叹气。
“唉,小二啊,你以为,哪里都是东北呢?至少还能找到吃的,队伍也能多多少少搞到点粮食…”
说到这,贼九张三发出的声音有点压抑。
“…远的不说,单说在北华地区。这几年一直是‘大仗时有,小仗不断’… 咱先不提像‘彭城会战’、‘百团之战’、‘中条山之战’这样的大型战役!
就拿我们h四团来说吧,光是你知晓的‘煤矿保卫战’,就废掉了整个团的三分之一火力…唉,这些就不提了。
单单从最早的驻地,转移到现在的驻地,可谓是一路‘过关斩将’,有几次被小鬼子,以及敌对的势力,差点给打没了…
对了,赵连长受伤来这里治病,就是因为一队小鬼子,偷袭了我们的五连造成的…”
你说说,那个老鬼子冈村英一,哪里还敢领兵,去不是他势力范围征粮征饷啊…”
王不懂一听,继续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三哥,那也不对啊,他们不会从别的地方运粮运饷吗?也不至于犯着‘兵家大忌’,劳师以远的跑到东北来吧?”
还没等张三给出解释,一旁“吃瓜”的金大山,给出了答案。
“小二,看来你是真不知道,小鬼子目前的状态啊,先不说他们内部‘陆海’军种的不合,单说他们现在‘疲于应付’的状态,就不可能每支小鬼子军队,都能获得他们本身足够后援…”
说到这,金大山突然一把从贼九张三的怀里,把烟“抢了”过来,先是美美的给自己来了一根烟,然后接着解释道。
“再说了,以倭国的整体实力,一旦陷入了战争,他们的‘后劲’还有啥啊?要不然的话,他们也不能费劲心力,去侵略她国了,也不会用狗屁不值的军票,来掠夺资源,更加不会又是往黑省移民种粮了…”
分给了王不懂一根烟,然后也不顾贼九的“白眼”,大山自顾自的把烟揣好。
“哼,说到这些,我td真是生气,别的不说,光是小鬼子给jc总署,下发搜刮府城附近老百姓的任务,每个月都不少!
d,要不是为了大局,老子非的让那些没了骨头,丢了魂儿的那些狗汉奸,卖国贼,全都拿枪突突了!
远的不说,就是他们帮着那些小鬼子,在府城这边,掠夺的黄金白银,就有不少!搜刮最厉害的,就是辽省那边的‘帅府’!我听说,光是黄金,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