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我四小家将亲自屠魔!一(第2页)
邓云川站在一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眼神闪烁间尽是不以为然。
他心里暗忖:一个只会太祖长拳的少年,再强能强到哪里去?怕不是钟万仇这乡巴佬没见过真正的高手,被人随便露了两手就吓傻了,才把对方吹得神乎其神。
若是为了这么个无名小卒就去惊动老祖宗,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说他们新四大家将连个毛头小子都对付不了,还要劳烦老祖宗出手,那他们的脸面往哪里搁?
想到这儿,他看向钟万仇的眼神里又多了几分不耐,觉得这人实在是小题大做。
公冶玄则慢步上前,他脸上挂着一抹阴柔的笑,手指轻轻捻着衣角,语气看似温和,却藏着几分试探与傲慢:“钟谷主,你方才说那少年武功高绝,不知在你看来,他比起我们四人,又如何呢?”
他这话问得轻飘飘,可眼神里的自信却毫不掩饰——在他眼里,别说一个用太祖长拳的少年,就算是江湖上有些名头的高手,也未必能比得上他们四人,钟万仇的答案,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钟万仇心中一凛,暗叫不好。他哪敢说实话?只得含糊道:“这个……四位公子武功通玄,自然……自然也是极高的……想必……想必是差不多的……”
“差不多?”邓云川眼中精光一闪,忽然道:“既然钟谷主心存疑虑,那我们就让钟谷主亲眼看看,我们慕容家绝学的分量!也好让你安心!”
话音未落,四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竟同时动了!
邓云川身形一动,竟无半分风声,整个人如同被风吹起的柳絮般飘掠而出——三丈距离在他脚下仿佛缩成了咫尺,不过眨眼间,他已稳稳立在那块半人高的青石前。
他周身气息凝而不发,只抬手轻轻覆在青石表面,掌势舒缓得如同拂去尘埃,没有丝毫刚猛作态。
可当掌心触到石面的刹那,一声沉闷的“轰”响陡然炸开!初时青石表面依旧平整,仿佛这一掌不过是隔靴搔痒,可下一秒,石身内部竟传来细密的碎裂声。
紧接着整块青石从中间崩裂,化作数十块大小均匀的碎石,每一块断面都光滑利落——这哪里是蛮力碎石?分明是将“开山掌法”的内劲练到了收发由心的境界。
掌力透过石表直透内腑,才让青石从内部崩解,若非真把父亲邓百川的绝学吃透,绝无可能有这般举重若轻的力道。
公冶玄的身影则透着几分诡异,他脚步虚浮却快得惊人,如同鬼魅般掠过空地,眨眼便飘进了旁侧树林。
还未等众人看清他的动作,他双手已在身前舞出漫天残影,指尖划过空气时带着极细的“嗤嗤”声,那速度快得仿佛同时有数十双手在动。
不过呼吸间,他收势而立,而周围七八棵大树的树干上,已密密麻麻布满了深可见骨的切痕——每一道切痕都细如发丝,边缘光滑得如同用利器精心削刻。
树皮混着碎叶簌簌往下落,竟看不出是被何种力道所伤。这正是“流云折梅手”的精髓,将刚劲藏于柔劲之中,指尖凝气如刃,杀人于无形。
若不是日复一日打磨指力、将招式练到肌肉记忆的地步,绝无可能在瞬息间留下这般精准又致命的痕迹。
包无咎这边则是另一番声势,他仰头狂笑一声,笑声里满是狂放,腰间长刀应声出鞘,“锵啷”一声脆响刺破空气。
刀光乍现的瞬间,竟如同一道银白色的匹练横扫而出,裹挟着霸道无匹的气势——那刀风之烈,竟将地面的尘土卷起三尺高,硬生生犁出一道半尺深的沟壑。
沟壑两侧的杂草尽数被刀气斩断。更惊人的是,旁边一块磨盘大的青石,不过是被刀风边缘擦到,便“咔嚓”一声被削去一角,断面平整得能照出人影!
这“金陵刀法”讲究的便是一往无前的刚猛,包无咎不仅将这份霸道学了十足,更把刀气的掌控练到了极致,能精准控制刀风的范围与力道,绝非只会蛮力劈砍的莽夫可比。
风逐浪的出手则快到了极致。众人只觉眼前似乎晃过一道冷光,再定睛时,他已负手而立,长剑早已归鞘,仿佛从未动过。
可十步之外,那株碗口粗的小树,竟缓缓向两侧断开,断口平滑得如同用锯子细细修整过,连一丝毛刺都没有。
直到树身“轰隆”一声倒地,方才出剑时那尖锐的破空声才姗姗来迟,在空气中留下短暂的余响——剑比声快,这已是将“追风快剑”练到极致的证明!
寻常人练剑,能做到剑声同步已是不易,而风逐浪竟能让剑招快过声音传播的速度,不仅需要惊人的臂力与腕力,更要对出剑的角度、力度、时机有着极致的把控。
若非数十年如一日的打磨,绝无可能达到这般境界。
四人出手,快如闪电,收招之后,气定神闲,仿佛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造成的效果,却让在场所有人,包括钟万仇,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四人武功之高,配合之默契,确实远超寻常江湖一流高手!足以开宗立派!
邓云川负手而立,看向脸色发白的钟万仇,淡淡问道:“钟谷主,现在你觉得,我们四人比起你口中那个‘乔远’,如何?可能擒杀他?”
钟万仇看着那碎裂的青石、布满切痕的树干、深犁的刀痕和整齐断开的树木,心脏狂跳。
他内心深知,这四人武功虽高,招式虽妙,但比起萧峰那返璞归真、举手投足间蕴含天地伟力的恐怖境界,还是差了许多火候和那种无法言喻的“势”。
但他哪里敢说实话?看着四人那逼视的目光和周围虎视眈眈的众人,他只能咽了口唾沫,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谄媚笑容,违心地说道:
“四位公子神功盖世!威力无穷!是……是钟某有眼无珠,少见多怪了!”
“那位……那位青年的武功,想必……想必也就是和四位公子……在……在伯仲之间,差不多,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