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调研,保证种子安全(第2页)
“三哥,你看,这不是新凯奇的玉米种子吗”
方唯带着盘莲主要调研两个方面的情况,一个是种植的情况,另一个就是销售渠道的情况。
他俩走进种子公司的门店,盘莲一眼就看到了新凯奇的产品。
国外巨头通过合资等手段业已大举进入了国内市场,经过初步的试探之后,他们不约而同的采取了低价占领市场的策略。
另外还有扶持代理商的策略、培养种植户的策略等等,整个体系很完整,并不以短期的利益得失作为业绩的衡量标准。
方唯在这里见到新凯奇的玉米种子并不感到惊奇,凭良心说,新凯奇的营销能力还是很强大的。
别以为低价销售策略不起作用,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做价格上的比对,所以新凯奇的玉米种子即便是打不过【玉香一号】,也能牢牢占据一部分市场。
方唯瞅了一眼玉米种子,就看向了其他的品种。
目前总的来说,市场上还是以国产传统作物种子为主,但所谓的新品种种子正在不断地蚕食传统的市场。
经过调研,他发现有很多种植户在挑选种子的时候,都把产量放在了第一位,价格因素的考量因人而异。
排在第二位的并不是口感和味道,而是耐储存。
耐储存就意味着可以长途运输,也就意味着种植户的风险会大大的降低。
两人在店里仔细的看了一圈,然后直接拍拍手离去。到了外面,方唯把总结出来的规律记在了笔记本上,打算回去之后也要在作物的“耐储存”下功夫。
当然,作物的口感和味道始终是他追求的方向,他可不想以后的作物种植出来味道寡淡,比如像菜没有菜味。
前后十天的时间,方唯走访了多地,也获得了更多详实的数据。
“差不多了,莲,咱们回蓉城吧。”
两人随后返回了蓉城,正好小洁也开始放寒假。
一家三口子在这边玩了两天,然后乘飞机抵达了省城。斌斌也按照之前的约定,在省城下了车,一家人也不着急回去,在省城开始采办年货。
“老三,你们打算哪天回去我和你嫂子今年想回乡下过年,要是时间凑巧,我俩就搭你们的车一起走。”
晚上,方平和田桂到家里来吃饭。
吃饭时候,方平说了自己的打算,准备回村里过年。
方平两口子自从来到了省城,这些年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方面是为了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儿子一家人在省城,老两口自己回去还怪孤单的。
涛涛现在是单位上的骨干,整天忙得不见人影,小雅和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娘家,所以今年他和田桂想回乡下。
“我们没有时间限制,看你哪天能走,我等你们。”
方唯并不急于赶回村里,反正赶在年前回去就行。
“那就后天吧,后天咱们一起走。”
方平打算休假,反正年前也没什么事,竹器厂最近都停工了,大家都在准备过年的事情。
因此,他提前离岗也没什么负担。
两天后。
两辆车从省城直奔瑶岭乡,正好中午到家。
阿姐和孙道人正在家里等着,方唯等人一进屋,阿姐就开始炒菜。
方平两口子也是在这边吃的饭,他俩回来倒不用打扫卫生,屋里的卫生一直都有人打扫,但要开火做饭就比较麻烦。
“大哥,我这边什么都有,你拿一些过去先用着。你们就回来这么几天,买一大堆东西没必要。”
方唯倒是喊大哥大嫂每天都过来吃饭,但田桂不肯。自己的家里不做饭,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过日子家里就得有烟火气。
他也不勉强,随后给大哥那边拿了一大堆的米面、茶油、以及各种的调味品。
这些东西家里多得很,没必要让大哥再去买。
方平在村里也呆不了多久,这么安排倒也合适。
匆匆数日。
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
今年的除夕很热闹,方平和田桂回来过年,方家两兄弟又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这次的年夜饭比往年都丰盛,吴天明托人带来了不少海鲜,成为了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
方唯打开了一瓶珍藏十年的茅台,给大家都倒了一杯,连小洁都不例外。
实际上两个孩子都遗传了他的好酒量,平时看不出来,今儿过年都放开了,左一杯右一杯,连点反应都没有。
不得已,方唯又拿出来两瓶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