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2章(第2页)

“是!”徐平抬眼,望见御案上摊着的正是大梁舆图,虎威关的位置被朱笔圈了个圈。“薛刚已非昔日之敌,失去禁军,他早已成了一枚弃子。末将留下他,也是念其修为不凡,想来可以一用。”

“似那等墙头草你也敢用!”隆圣帝轻笑一声,指尖点在舆图上的卢风口。“你在此处折了万余兵卒,如今想起,觉得疼吗?”

徐平喉结动了动。那夜的景象再度浮现在脑海深处。几息之后,他沉声回道:“疼。正因如此,末将才知疆场无侥幸。

此次回神京前,末将已派人将卢风口的栈道尽数拆毁,改修了三条驿道,既能运粮,亦能屯兵。

至于薛刚,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正是皇伯父教导。”

“你倒是惯会溜须拍马。”隆圣帝拿起案上的茶盏,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神色。“说说吧,从岳州到西宁,接下来你打算如何?”

徐平深吸一口气,当即从怀中取出成册的奏报,一页页展开在御案上。“宋家去年便已投靠末将,至于陆家,他们虽暗中勾结甘州细作,臣未动其族,回去之后打算削了三成商利充作军饷,用于示恩岳州的旧族士绅,免得他们抱团作乱。

至于春耕,有不少地主趁着天寒涨租,臣欲令李正我清丈田亩,按亩产定租,佃户编入民壮,使之能战能耕。”说着,徐平指向舆图上的飞云关。“除去募兵,拿下飞云和西宁后,原本的镇南军已扩充至十五万之众,

如今的降兵皆已打散,原岳王府的旧吏金皆流放,其下部卒或编入西宁屯田,或调往析津戍边,既解了后顾之忧,又添了新的劳力。”

()

……

此话一出,徐平脸色骤变。“陛,陛下……”

“怎么不叫朕皇伯父了!”许是猜到他心中所想,隆圣帝随手拾起案上的玉如意便敲在了徐平头上。“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爹都不敢做的事,你胆子倒是不小!敢抗旨?”

听闻此言,徐平正欲开口辩解,却被隆圣帝体内的真气压倒在地。“是不是觉得翅膀已经硬了?你留在神京的耳目众多嘛,谁教你这么办事的?”

“陆铮,对,就是他……”徐平赶忙磕头,手却一把揪住对方的龙袍。“都是他指示的!一切与侄儿无关!人也是他留的!皇伯父明鉴!”未给隆圣帝张口的机会,他突然起身。“侄儿要想搅弄大梁的朝局,不得不这么做啊!

再说了,她本就是皇伯父赐予的,侄儿这么做亦无不妥啊!”

瞧着对方这泼皮无赖的样,隆圣帝也是没好气的将之推开。“拉拉扯扯,成何体统?你要把朕的龙袍撕烂吗?滚一边去。”

“是是是!侄儿这就滚!”

见徐平撒腿想跑,隆圣帝抬手一挥,殿门骤然闭合。“朕是让你滚一旁跪着,想跑?”

徐平尴尬的搓了搓手,满脸谄媚的凑上前去。“这天色已晚,侄儿此来就是为了给皇伯父请安,见您康健,侄儿也不好打扰不是!”

“油嘴滑舌!罢了,你既不愿,朕也不想强迫于你。说说岳州的具体情况!”隆圣帝缓缓转过身,语气平缓,听不出喜怒。

见对方神色有变,徐平脸上的表情也随之变得深沉起来。“回皇伯父,西宁已入版图,潘钺旧部尽皆收编,薛勇镇守飞云,与玉螭的蒙章形成犄角。岳州税银比去年翻了三成,足以支撑驻军开销。”

“朕听说薛刚也投入你的门下?”隆圣帝忽然问,伸手示意他近前。

“是!”徐平抬眼,望见御案上摊着的正是大梁舆图,虎威关的位置被朱笔圈了个圈。“薛刚已非昔日之敌,失去禁军,他早已成了一枚弃子。末将留下他,也是念其修为不凡,想来可以一用。”

“似那等墙头草你也敢用!”隆圣帝轻笑一声,指尖点在舆图上的卢风口。“你在此处折了万余兵卒,如今想起,觉得疼吗?”

徐平喉结动了动。那夜的景象再度浮现在脑海深处。几息之后,他沉声回道:“疼。正因如此,末将才知疆场无侥幸。

此次回神京前,末将已派人将卢风口的栈道尽数拆毁,改修了三条驿道,既能运粮,亦能屯兵。

至于薛刚,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正是皇伯父教导。”

“你倒是惯会溜须拍马。”隆圣帝拿起案上的茶盏,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神色。“说说吧,从岳州到西宁,接下来你打算如何?”

徐平深吸一口气,当即从怀中取出成册的奏报,一页页展开在御案上。“宋家去年便已投靠末将,至于陆家,他们虽暗中勾结甘州细作,臣未动其族,回去之后打算削了三成商利充作军饷,用于示恩岳州的旧族士绅,免得他们抱团作乱。

至于春耕,有不少地主趁着天寒涨租,臣欲令李正我清丈田亩,按亩产定租,佃户编入民壮,使之能战能耕。”说着,徐平指向舆图上的飞云关。“除去募兵,拿下飞云和西宁后,原本的镇南军已扩充至十五万之众,

如今的降兵皆已打散,原岳王府的旧吏金皆流放,其下部卒或编入西宁屯田,或调往析津戍边,既解了后顾之忧,又添了新的劳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