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章(第2页)

“此举并非示弱,而是彰显我皇室的气度与仁慈!

告诉天下人,陛下明察秋毫,只惩奸邪,却不忍真正有才学的读书人,因奸人作乱而埋没!”

“如此一来,天下士子,只会感念父皇仁慈如海,体恤读书人不易。宵小之辈的阴谋,不攻自破!”

朱标说完,殿内一片寂静。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儿子,眼神中那股暴戾的火气,正一点点被一种复杂的欣赏所取代。

这番话,既有他想要的强硬,又有安抚人心的怀柔,刚柔并济,深得为君之道。

好小子,被咱骂了一通,长进了!

就在此时,陆知白笑着上前一步,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太子殿下此策,实乃神来之笔,一举数得。”

“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幕后黑手,看到自己费尽心机挑起的滔天风波,

不仅没能动摇我大明分毫,反而成了陛下您收拢人心、彰显圣德的垫脚石,不知会气成什么样子。”

这番话说得朱元璋嘴角控制不住地微微上扬,勾起一抹冰冷而残酷的笑意。

他太喜欢这个剧本了。

看着帝王父子神情的变化,陆知白话锋再转,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望向了遥远的北方,说到了这件事的根子上。

“父皇,太子殿下。”

“此次事件,也血淋淋地暴露出了我大明南北教育,文教资源失衡的根本问题。”

“北方历经几十年战乱,文教凋敝,远不及江南文风鼎盛。

长此以往,即便没有奸人挑拨,这道裂痕也终究难以弥合。”

“儿臣以为,治本之策,在于加大对北平、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官学的投入,增设学堂,优待教谕,让北方的孩子,也有书读,有好书读,有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