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章

偏偏在这份压抑中,又混杂着一丝病态的、扭曲的兴奋。吏部尚书詹徽端坐主位,面色阴沉如水。

但在他眼底的最深处,却藏着一抹几乎要溢出来的快意。

他身旁,几位心腹官员正压低了声音议论着,言语间,满是对科举骚乱的“忧心忡忡”。

“东长安门血流成河,数千举子冲击皇城!这在我大明开国以来,简直闻所未闻!”

“主考官刘三吾,难辞其咎!竟将那种悖逆之论列为‘策论第一’,斯文扫地,国之不幸啊!”

“刘三吾算什么?”

詹徽终于开了口,声音冰冷,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

他轻轻摩挲着袖中那份早已拟好的奏章草稿,字字句句,都淬着剧毒。

“他不过是广智侯手上的一把刀罢了。”

“真正该问罪的,是那个始作俑者!”

众人瞬间心领神会,气氛顿时热切起来。

“尚书大人所言极是!”一名侍郎立刻凑趣道,“那陆知白,蛊惑学生,非议海禁国策,如今酿成这滔天大祸!陛下就算再如何宠信他,这一次,也断然没有回护的道理了!”

詹徽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他已经想好了。

明日早朝,他就要第一个站出来,字字泣血,痛陈利害。

先弹劾刘三吾,再将所有罪责,如同一张天罗地网,尽数扣在陆知白的头上。

他以前在都察院任左都御史,自是和许多御史有关联……

这位权倾朝野、风光无限的广智侯,终于要栽一个万劫不复的天大跟头了!

詹徽甚至已经开始期待,陆知白被押入诏狱时的表情……就在这时。

一名小吏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色发白,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大……大人!宫里……宫里来人了!传……传旨了!”

话音未落。

一名传旨太监已在数名锦衣卫的护卫下,面无表情地踏上了六部外的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