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废太子(第2页)

“她喜欢念书!”

谢窈和萧稷对视一眼,脑中都闪过一个念头:也……不是不行。

昭昭道:“反正我不要念书,我就想天天玩。”

“……”

养心殿内一片沉默。

谢窈低头看了看昭昭,又看看萧稷,“陛下,要不然……”

萧稷抿唇,瞪了昭昭一眼,“出去!”

“是。”昭昭老老实实的行礼,“父皇母后息怒,儿臣告退。”

随后才退了出去。

“窈窈。”萧稷走到谢窈身边,满目无奈的看她,“你太宠他了。”

谢窈道:“我每个都是一样的,但昭昭天性散漫……”

她对几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

几个孩子都很省心,但性格完全不一样。

昭昭散漫随性,岁岁严谨认真,如愿天真开朗,安澜见人就笑。

两人之间,萧稷带孩子更多,谢窈都知道的事,萧稷自然清清楚楚。

萧稷心里清楚,谢窈说的很对。

也不知道是不是谢窈和萧稷的疼爱,给了几个孩子底气,几个孩子堪称“任性”。

萧稷顿了顿,道:“我觉得昭昭刚刚的话并非全无道理,他实在不喜欢,就算强逼着他,也只会适得其反。”

他自己就极有才华,对待昭昭,自然是什么法子都使了。

也想过要引导昭昭,让他爱上念书。

但完全没用。

到现在他是真的有点放弃了。

“不过。”萧稷道:“昭昭岁岁年纪都还小,等过些年再说此事,窈窈意下如何?”

谢窈点头。

接下来几年,昭昭岁岁也是没让萧稷和谢窈失望,一个一直优秀,从小聪明到大。

一个一直散漫,什么都干就是不念书。

在这样的情况下,谢窈和萧稷仍旧是一视同仁的对待四个孩子,却在处理政务时,单独带上岁岁。

正如谢窈所计算的那样,三年后,她才往曾经的北疆,如今的北州发放了玉米种子。

三种产量高的新种子,她只发了一种。

但这带来的改变也足以让北州的百姓们歌颂帝后,不管是不是只有一种,至少他们现在能吃饱饭。

谢窈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岁岁就在旁边,她提出了建议。

于是,昭昭岁岁十四岁这年,谢窈和萧稷趁着一家人为两个孩子庆祝生辰的时间,提及了此事。

十四岁的昭昭已经跟萧稷一般高,身形如挺拔的青竹,嘴里还时常叼着一根草,不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手里都拿着一柄剑,开口便是要仗剑走天涯!

当然,他的武艺也很不错,萧稷亲自教导,如今已经能与萧稷打的有来有回。

十四岁的岁岁亭亭玉立,俨然成了大姑娘,她一身明黄色的连衣裙,容貌精致,看起来随和,但她一旦冷脸,便让人不敢靠近,只想跪下认错。

她已经正式跟在谢窈身边学习一些政事,年纪虽小,但极有想法。

去岁会试的卷子谢窈送了她一套,让她自己做。而她的策论给青山先生看过,青山先生直言力压解元。

十三岁的如愿开朗活泼,个头比昭昭稍矮一点,身形稍稍有点胖,武艺也只能算勉强,但他极会说话,反而是四个人里最得谢窈疼爱的一个。

十二岁的安澜还是个小女孩的模样,她穿着粉色的衣裳,笑起来就跟个瓷娃娃一般,是整个皇宫最年幼的公主,被所有人宠爱。

谢窈的眼神又落在萧稷身上。

十年过去,他好像没怎么变,但身上的疏离威严渐少,整个人越发内敛沉稳。

萧稷含笑的眸时刻盯着谢窈,此刻夫妻俩对视,略一点头。

谢窈便看向孩子们,“趁着今日昭昭岁岁生辰,我与你们父皇,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

“母后。”如愿道:“是不是要废大哥的太子之位啦?”

谢窈:“……”

她怎么从这样的话里听出了期待?

但还有人比如愿更期待。

正是昭昭。

昭昭道:“父皇母后,你们行行好,赶紧废除了吧,这个太子我是一天都当不下去了。”

从前他年幼的时候还好,朝臣们总想着,太子长大就懂事了。

可随着他长大,那些朝臣们劝阻无用……竟然开始参奏他!参他身为太子,却一心玩乐……

害得他无缘无故挨了好多骂。

“行。”谢窈都没力气生气,这么多年,也早就习惯了。她看向岁岁,“岁岁怎么说?”

岁岁道:“母后,儿臣以为,儿臣当仁不让。”

谢窈扬眉,有点意思。

岁岁说:“老大不喜念书,我是老二,又有这个能力,自然该我顶上。”

“父皇母后放心,等将来我继承了皇位,我一定会善待老大和老三老四。只要他们不造反,我肯定不对他们做什么。”

谢窈还没说话,如愿就哇哇叫了起来,“二姐,你的意思是我造反,你就要对我做什么了?”

岁岁瞧了如愿一眼,“我劝你最好不要造反。”

“为什么?”如愿瞪大眼睛。

安澜凑到如愿耳边,低声说:“小哥,姐姐嫌你笨。”

如愿:???

安澜说完,就往岁岁的方向贴了贴,声音甜甜道:“姐姐,我肯定不造反。”

岁岁眉眼温和了些,眼里闪过笑意,伸手捏了捏安澜的脸颊,“你最乖了。”

昭昭出声道:“那我也不会造反啊。”

“我呢,就等着当个闲散王爷,按月领俸禄,我自己就仗剑走天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岁岁就苦哈哈的在皇宫当皇帝,挣钱养我……嘿嘿。”

“……”

谢窈和萧稷对视一眼,他们只开了个头,四个小家伙已经将一切都分配安排好了。

谢窈都觉得,她和萧稷现在不退个位,让岁岁坐上皇位什么的,都显得太不懂事。

但无论如何,此事就这样定下。

次日,帝后就下旨废除了昭昭的太子之位。

这旨意一出……整个朝堂都松了一口气,有种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的感觉。

毕竟帝后这么英明,他们也担心将来换成昭昭这个“不学无术”的皇帝尚未,他们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