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家鸭 作品

第640章 步步惊心2(第2页)

"嬷嬷,"若曦轻声打断,"我只是个奉茶宫女,不敢有非分之想。"

老嬷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傍晚,若曦捧着茶盘步入乾清宫。康熙正在批阅奏折,四阿哥胤禛垂手立于一侧,神情肃穆。

"皇上,请用茶。"若曦轻声道,将茶盏放在案几一角。

康熙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若曦正欲退下,忽听四阿哥开口道:"皇阿玛,浙江巡抚上奏,今夏雨水过多,恐有涝灾。"

康熙皱眉:"去年才拨了款修堤,怎么又出问题?"

若曦脚步一顿。她记得曾在史书中读到过,康熙四十三年的浙江水灾因官员贪污治河款项而格外严重。她下意识轻叹一声,随即意识到失态,慌忙加快脚步。

"站住。"四阿哥冷冽的声音传来。

若曦浑身一僵,缓缓转身跪下:"奴婢失礼,请皇上、四阿哥恕罪。"

"你方才为何叹息?"四阿哥目光如刀。

若曦心跳如擂鼓,额头渗出细密汗珠。她急中生智:"回四阿哥话,奴婢...奴婢家乡也在江南,听闻水患,不免忧心亲人..."

"哦?你是江南人?"康熙抬起头,"马尔泰尉青不是西北总兵吗?"

"奴婢幼时随母亲在杭州外祖家长大。"若曦硬着头皮编造。

四阿哥眯起眼睛:"你既在江南生活过,可知治水关键何在?"

这是一个试探。若曦深吸一口气,决定冒险一搏:"奴婢不懂朝政大事,只记得外祖父说过,治水如治病,堵不如疏。浙江水患,根源在于太湖出水不畅,若能在吴淞江、浏河等处深挖河道,分流泄洪,或可缓解。"

殿内一片寂静。若曦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心跳声。

"有意思。"康熙放下朱笔,"这丫头说得有几分道理。胤禛,你怎么看?"

四阿哥深深看了若曦一眼:"儿臣以为,不妨命人勘察后再做决断。"

康熙点点头:"就依你所言。这丫头倒有几分见识,赏。"

若曦叩首谢恩,退出殿外时,双腿已软得几乎站不稳。她刚走到回廊,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将她拉到柱子后。

四阿哥胤禛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她,目光锐利如鹰:"马尔泰·若曦,你到底是什么人?"

若曦强自镇定:"奴婢不明白四阿哥的意思..."

"一个深闺女子,怎会懂得治水之道?"胤禛声音低沉,"还有你那手字,分明是苦练多年的成果,绝非闺阁消遣所能达到。"

若曦心跳几乎停止。她该如何解释?说自己是穿越来的未来人?那恐怕会被当成疯子关起来。

"四哥!"十三阿哥的声音远远传来,"原来你在这儿!皇阿玛找你呢。"

胤禛松开手,但目光仍锁定若曦:"我们改日再谈。"说完转身离去。

若曦靠在柱子上,大口喘息。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引起了这位未来雍正皇帝的怀疑。更糟的是,她可能已经改变了历史——那项治水建议本该是四阿哥在几个月后才提出的。

次日,八阿哥府邸张灯结彩,宾客如云。若曦穿着八阿哥派人送来的淡紫色旗装,忐忑不安地步入花园。十阿哥眼尖,第一个发现了她,高声招呼着把她引荐给一众贵族子弟。

"这就是我跟你们说的若曦姑娘!医术了得,诗才更是一绝!"

众人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传闻中的奇女子。若曦强作镇定,一一见礼。

"若曦!"十三阿哥兴冲冲地跑来,"快来看,我谱了新曲,就等你来填词了!"

八阿哥含笑走近:"十三弟,别吓着若曦姑娘。"他转向若曦,"欢迎莅临寒舍,若有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若曦福身行礼:"八阿哥言重了,能受邀是奴婢的荣幸。"

"在这里不必拘礼。"八阿哥温声道,"今日只谈风月,不论尊卑。"

诗会开始后,众人才子轮番上阵,吟诗作对。轮到若曦时,她借用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词句一出,满座寂然。八阿哥手中的酒杯停在半空,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好一个'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十三阿哥击节赞叹,"若曦,你真是...真是..."他激动得找不到合适的词。

八阿哥缓缓放下酒杯:"词句清丽脱俗,情思婉转缠绵。马尔泰小姐,这首词可有名字?"

"《一剪梅》。"若曦轻声回答,心中对李清照连声道歉。

"妙极。"八阿哥目光深邃,"不知小姐可愿将词写下来?我想收藏。"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若曦提笔挥毫,将词句写在八阿哥递来的洒金笺上。她注意到八阿哥的手指修长白皙,骨节分明,与四阿哥的刚劲有力截然不同。

"若曦姑娘的字果然名不虚传。"八阿哥赞叹道,"这手行楷,颇有董其昌遗风。"

诗会持续到黄昏。临别时,八阿哥亲自将若曦送到马车前,递给她一个锦盒:"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若曦推辞不得,只得收下。回宫后打开,竟是一方上好的端砚和一支狼毫笔,价值不菲。

"八阿哥对姑娘可真上心。"巧慧惊叹道。

若曦合上锦盒,心绪复杂。她知道八阿哥的结局,也知道他对自己的关注绝非单纯欣赏。更让她不安的是四阿哥的怀疑和十三阿哥的热情。她已不知不觉陷入了九子夺嫡的漩涡中。

夜深人静,若曦取出偷偷藏起的纸笔,开始记录自己记得的历史事件。她必须小心行事,既不能改变历史走向,又要保全自己。但今日的治水建议已经开了危险的先例。

"我到底该怎么做?"她对着烛光喃喃自语。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紫禁城的飞檐翘角在月光下勾勒出森冷的轮廓。在这权力与欲望交织的深宫里,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正悄然改变着历史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