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家鸭 作品

第722章 武媚娘传奇9完(第2页)

"不!"她眼中竟泛起泪光,"我需要你!你比任何人都了解我,了解未来......"

"正因如此,我必须离开。"我抚摸着铜镜,"若我留下,可能会因知道太多而成为你的负担。而且......"我苦笑,"我不属于这个时代。"

武媚沉默良久,终于松开手:"什么时候走?"

"三日后。"我看着铜镜上的倒计时,"那时你将被正式立为皇后。"

她背对着我,肩膀微微颤抖:"至少......至少亲眼看着我登上帝位再走,好吗?"

我无法拒绝这个请求。历史上的武则天还要多年才能称帝,但以目前的速度,或许会提前?

"我尽力。"

接下来的日子如走马灯般飞逝。武媚被正式立为皇后,李治的健康每况愈下,朝政逐渐落入她手中。我一面协助她推行改革——减轻赋税、广开言路、兴办女学;一面暗中准备离开的事宜。

铜镜给我的指示越来越清晰:在新月之夜,于太极殿前,我就能回到现代。奇怪的是,随着时间推移,我对现代的记忆竟开始模糊,而对大唐的眷恋却日益加深。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李治驾崩了。武媚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很快废黜了继位的中宗李显,改立睿宗李旦,实则大权独揽。

公元690年重阳节,六十六岁的武媚在万象神宫登基,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我有幸站在百官最前列,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她头戴通天冠,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在万众欢呼中缓步登上龙椅。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两个武媚——一个是当年感业寺中那个忐忑的少女,一个是如今君临天下的女皇。

登基大典后,武媚——现在应该称她武则天了——在贞观殿单独召见我。

"姐姐,朕做到了。"她眼中闪烁着泪光,"没有你,不会有今日。"

"陛下天纵英才,臣不过略尽绵力。"我微笑行礼。这些年,我已学会如何在公开场合保持君臣之礼。

"朕已下诏赦免王皇后和萧淑妃族人,准许她们归葬故乡。"她轻声说,"还有那些改革,朕会继续推行。"

我欣慰地点头。在我的影响下,她确实比历史上记载的武则天更宽容些,至少没有大规模清洗李唐宗室。

"陛下,臣......该走了。"我艰难地开口,"就在今夜。"

她沉默良久,突然从龙椅上走下来,像当年那样紧紧抱住我:"告诉朕实话,你究竟是谁?"

"我来自未来。"我在她耳边轻语,"一个女子可以读书为官,甚至可以当总统的时代。陛下,您开辟的道路,千年之后仍在延续。"

她松开我,泪流满面却带着笑:"那朕就更不能辜负这未来了。"

新月如钩,太极殿前的广场空无一人。我穿着初来时的现代服装,手持铜镜,站在当年穿越而来的位置。

武则天坚持亲自送我。她换上了便装,看起来就像我们初识时的模样。

"就到这里吧,陛下。"

"叫朕媚娘。"她哽咽道,"就像从前一样。"

"媚娘,"我抚摸着她的脸庞,"记住你的承诺,做一个明君。"

"朕答应你。"她抓住我的手,"若有来世,朕愿去你的时代看看。"

铜镜开始发光,温暖的金光包裹了我的全身。武则天最后的身影是她跪坐在地,泪流满面的样子。

"再见,媚娘。你将成为传奇。"

一阵天旋地转,我感到自己再次被卷入时空漩涡。无数画面在眼前闪过:武则天开创的武周之治、她晚年被迫退位、后世对她的评价变迁......最后是无尽的黑暗。

"季博士?您没事吧?"

我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博物馆的展厅里,面前是那面唐代铜镜,实习生小林正担忧地看着我。

"我......我怎么了?"

"您刚才突然发呆了好几分钟,怎么叫都没反应。"小林递给我一杯水,"是不是太累了?"

几分钟?我在唐朝度过了近二十年,在这里竟然只是几分钟?

我颤抖着看向铜镜,镜中倒映出我现代的面容,眼角却多了几丝皱纹——那是唐朝岁月留下的痕迹吗?

"这面铜镜......"我轻声问,"有什么新发现吗?"

"哦,对了!"小林突然想起什么,"您晕眩的时候,馆长带人来调整了展品。他们说在感业寺遗址新发现了一幅壁画,就挂在隔壁展厅。"

我几乎是跑着来到隔壁展厅。墙上赫然是一幅巨大的唐代壁画复原图:一位头戴皇冠的女皇端坐中央,两侧侍女百官环绕。而在女皇右手最近的位置,站着一位身着女官服饰的女子,面容竟与我一模一样!

壁画下方的说明牌写着:"武周时期壁画,描绘女皇武则天与心腹女官季瑶。据考证,季瑶对武则天执政初期政策有重要影响,推动了多项开明改革......"

我的手抚过说明牌,泪水模糊了视线。历史被改变了!在正史中,根本没有季瑶这个人物的记载。而现在,我成了历史的一部分。

"季博士,您怎么哭了?"小林惊讶地问,"这位女官和您同名呢,真巧!"

"是啊,真巧。"我擦干眼泪,露出微笑,"小林,我突然想写一篇论文,关于武则天执政初期的政治改革。"

走出博物馆,夕阳正好。我摸出手机,发现锁屏不知何时变成了一幅古画:两位女子并肩站在宫墙上,眺望远方。画的一角题着两个小字:"不忘"。

我抬头望向天空,一只凤凰形状的风筝正翱翔在都市的上空。恍惚间,我仿佛又听到了那声响彻千年的——

凤鸣九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