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人言否?
``` 茶室内的气氛彻底回暖,之前的惊涛骇浪仿佛只是茶汤中短暂泛起又平息的涟漪。
暖黄的灯光,袅袅的茶烟,映照着三人脸上的轻松和对未来“好戏”的隐隐期待。
胡力惬意地啜了口新续的热茶,感受着龙井的清冽在唇齿间化开,驱散了最后一丝因挨打(虽然是他自找的)带来的“委屈”。
看着对面两位长辈脸上尚未完全褪去的愧疚和释然,心中那点小小的“甩锅”成功的得意也烟消云散,只剩下对亲人的亲近和一种掌控全局的平静。
胡力放下茶盏,指尖在光滑的茶台上轻轻一点,语气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决断。
“张叔,姑父,这次虽然我是临时起来,可是效果你们也看出来了。”
“算是个教训,也开了个好头...”
“以后啊,我往家里送技术资料,里面掺点沙子、埋点‘惊喜’,将会成常态。”
“当然,我会事先通气的。家里知道的人最好严格控制,明白我意思吧?”
张德辉和张德明闻言,非但没有丝毫异议,反而立刻点头如捣蒜。
“当然明白,也是必须的!”
张德明拍着大腿,脸上是深恶痛绝的表情。
“家里那些藏在暗处的耗子,不揪出来,迟早是心腹大患!”
“小力你这法子好!用香饵钓大鱼,让他们自己跳出来!”
张德辉也重重点头,眼神锐利。
“没错。信任归信任,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尤其涉及到国之重器,再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小力,你放心大胆地做,家里那边,我们会想办法配合,把网织得更密!”
得到了两位长辈的全力支持,胡力满意地点点头。
随后话锋一转,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似在拉家常。
“说到耗子…缅国这边,那也不少。”
“哦?”
张德辉立刻来了精神,身体微微前倾。
“缅国也有我不奇怪,但是抓到了吗?”
在他看来,以胡力在缅国近乎天罗地控的掌控力,揪出几个老鼠或者鼹鼠还不是手到擒来。
胡力却慢悠悠地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深不可测的弧度。
“抓?为什么要抓?”
端起茶盏,轻轻吹着浮沫,眼神深邃。
“这些玩意,养着比抓了更有价值。让他们在自以为安全的地方活动,传递一些我们想让他们传递的消息,不是更好吗?”
张德明听得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胡力的用意。
“你是说…反间?故意放饵,让他们把假情报传回去?”
“对咯。”
胡力赞许地看了张德民一眼。
“不过,这只是一部分。”
放下茶盏,胡力的手指在茶台上画着无形的圈。
“还有一些,是外面伸进来的爪子。米酱、约翰、甚至…北边那个毛子,对我们的东西(指缅国研究院),可是眼红得很呐。”
提到缅国研究院,胡力的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自豪。
这个由他一手打造、汇聚了全球顶尖科学家和各领域天才的研究机构,其产出早已超越了时代,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孵化器。
张德辉和张德明当然知道缅国研究院的分量,闻言心头都是一凛。
张德明追问道。
“那这些外来的爪子…你是怎么防的?”
“缅国这么大,边境线这么长,深山老林的…”
胡力神秘一笑,伸出两根手指。
“一个字,抓。两个字,好抓。”
看着两人不解的眼神,胡力也不卖关子,开始详细解释。
“边境?尤其是那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河谷险滩,看似是偷渡的好地方,但在我眼里,跟铜墙铁壁没什么两样。”
“为什么?因为那里,布满了‘眼睛’和‘耳朵’。”
端起茶壶,胡力给两人和自己续上茶,仿佛在讲述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从最基础的埋在地下震动传感器,兔子踩过去都能被感知。”
“到能分辨出几公里外是伐木还是枪声高灵敏度的声音采集器,再到被动红外、微光夜视、甚至能穿透一定植被的合成孔径雷达阵列等…”
“天上,还有低轨侦察卫星和长航时无人机,全天候盯着。”
“地面,各种伪装成石头、树桩、鸟巢的微型传感器,密密麻麻,织成了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
胡力越说,张德辉和张德明的嘴巴就张得越大,脸上的表情从好奇渐渐变成了如同听天方夜谭般的震撼!
胡力在桃源村弄得那些设备,家里已经在消化,也能让兄弟俩想象出先进的监控设备厉害。
但胡力描述的这套体系,其覆盖密度和感知精度,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俩的认知范畴!
“这么说吧...”
胡力看着两人震惊的样子,笑着打了个比方。
“一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想无声无息地潜入缅国?”
“呵呵...在他们穿越边境线的那一刻,甚至在他们还在境外集结、制定计划的时候,他们的人数、装备、甚至大致意图,就已经摆在老吴的案头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他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钻进某个自以为安全的丛林里,刚喘口气,这边派去‘迎接’的部队,就已经在他们预设的营地泡上茶了。” “这是真正的‘瓮中捉鳖’,省时又省力。”
“我的老天…”
张德明喃喃自语,感觉头皮发麻。
“这…这也太神了!苍蝇能飞进来不?”
胡力翻了个白眼。
“怎么可能那么夸张?不过麻雀还是能发现的。”
“人言否?”
张德明嘴角抽了抽,觉得胡力在装逼,但他没证据。
“那…那抓到的这些人呢?”
他觉得不能让胡力在装逼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换个问题。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以胡力的风格,绝对不可能放虎归山。
胡力端起茶盏,轻描淡写地吐出两个字。
“挖矿。”
“挖矿?”
张德明一愣,这和他预想的不一样,不应该关起来吗?
“对啊。”
胡力理所当然地点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资本家的“冷酷”。
“缅国别的不多,翡翠矿、玉石矿、还有各种稀有金属矿,多的是。”
“深山老林里,环境艰苦,正需要这种‘身强力壮’、‘意志坚定’的劳动力去发光发热嘛。”
“再说,也没亏待他们,管吃管住(最低标准),人身安全有保障(只要不逃跑)。”
“他们老感动了,非要劳动改造,以工赎罪。”
“这也算是…为缅国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了。”
胡力说的很轻松。
“得~又被这小子给装到了...”
张德明嘴角抽了抽,他就不该再问,为了不让胡力继续装,他选择闭嘴。
两人都能想象到那些倒霉的家伙在暗无天日的矿洞里挥汗如雨的“充实”生活,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张德辉却被胡对力描述的传感器系统来了兴趣,刚好可以换个话题。
“小力!你刚才说的这套…这套‘天罗地网’!家里太需要了!”
“尤其是西南、西北那些地形复杂、人迹罕至的边界!”
“有些地方,巡逻队几个月都走不到一次!如果能有你这套东西…”
胡力立刻明白了张德辉的意思,没等他说完,便大手一挥,豪爽地应承下来。
“张叔你放心!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套东西,我尽快安排,给家里那边也配上!”
“卫星覆盖、传感器部署、后端数据处理中心建设…一条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