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第2页)

更何况现在距离南宋已经过去了这么久,能完整保留下来的就更难得了,可以说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

半个小时过去,教授们得出了结论。

两套盏托和酒杯是宋代汝窑真品,另两个是后世仿造的。

苏渺问道:“老师,那是不是就意味着那两件是假货,并没有收藏的价值。”

苏渺心里想的是,如果那两件没有价值,那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真品上就好。

文教授摇了摇头,说:

“汝窑瓷器从北宋之后就一直受到世人和藏家的追捧,有句话是‘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件’。

这两件虽然是仿品,但不是现代仿制的,而是清朝早期的出品,有着比较明显的朝代工艺特色。这依旧属于文物,也是有研究价值的。”

马老兴奋地说:

“太好了,又发现了新的汝窑藏品,可以在名录上有增加一笔了。苏同学,这个汝窑瓷器,已知的现存只有七十余件,在国内的只有二十多件啊!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找到就很好啊,知道下落,以后总归是有盼头的。”

苏渺将小蝶推测的,查尔斯的祖辈是“八土匪”成员的事情和教授们说了,教授们却意外的平静。

系主任苦笑道:“我们干这行的,无可避免的天天接触那段屈辱的历史,已经从一开始的气愤到现在的麻木了。

历史过去了,我们不能忘,唯一能做的就是我们的专业进行补救,挖掘历史真相,保护追溯文物。”

马老也开口说:

“是啊,提到八土匪每个华国人都咬牙切齿,但是在理智上我们要保持清醒,认真追溯文物的来源。

因为这个流失海外的文物,并不都是八土匪抢走的,还有很多的复杂路径。

除了这个战争掠夺,还有宫廷赏赐与外流。

也就是在晚清时期,部分宫廷文物因赏赐、抵押或变卖流出。

那个时候真是憋屈,外国人稍微一生气,就要拿金银珠宝去塞,塞得他们胃口越来越大,后来恨不得把我们国家一口吞下!”

文教授接话道:“除此之外,还有非法交易。

清末民初,政治环境复杂,有大量的文物通过古董商走私出境。

部分汝窑瓷器可能经港城、沪城等地转售至海外藏家或博物馆。

在博物馆的都还好找到,就是那些流入个人藏家手里的,如果他们不拿出来,那我们是无从得知的了。

现在我们国际地位起来了,舆论压力也大了,那些曾经用不光彩手段窃取我们文物的人也渐渐低调起来。

可坏处就是,他们藏起来了,我们就找不到了。”

苏渺听着教授们说的话,想了想,说道:

“对于大环境来说不是好事,但对于今天我们遇上的这一遭,不见得是坏事,说不定这个舆论还能帮我们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