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第2页)
如果能尽快给她回个信最好,麻烦她切记不要走漏风声。国际文物黑市的水太深,一旦消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苏渺回答道:“平时都是发传真的,这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她说发不进来,所以先发去了港城,她舅舅在转发过来的,而照片是航空邮寄的。”
老马又拿起那些照片看,说道:“发不过来?大概是因为你给她的传真号是等级不够的商业性质的,有授权的机关单位还是可以发的。
能直发是最好的,毕竟港城还没有回来,以前可是文物外流的中转站,你们的传真又不是密码的,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
文教授想了想,问:“渺渺,你下午是上什么课?”
系主任在一旁举手,保温杯里的枸杞在水中浮沉:
“下午是我的课,苏渺超前自学了,不来也没关系。”
既然有了任课老师的保票,文教授便提出带苏渺去外事局,给胡小蝶发传真。
“在那里包能发过去的,还不花咱自己的钱。你先回去午休,下午上班的时间,到在这个办公室来找我。”
离开办公室时,校园里已经安静下来了,大多数同学已经在宿舍午休。
秋风吹动校园里的梧桐,发出沙沙声响。
苏渺骑着自行车驶过,金黄的梧桐叶粘在车轮上,随着车轮转动时,叶脉在阳光下透出细密的纹路。
路过一个坑洼,突然的震动让车把上的铃铛响了一声,惊飞了树梢的麻雀,翅膀的扑腾声里,她仿佛听见从遥远的英伦,传来文物箱开启的吱呀声。
那些被随意堆放在古堡角落的国宝,真的能回家吗?
下午,文教授带着苏渺去外事局发电报,确定了文物真实性,苏渺可不敢再大剌剌的回了。
她隐晦的说,上次小蝶信中提到事情,她已经向权威专业证实了,现正向上级部门寻求帮助,让小蝶持续跟进但是不要走漏风声,请她帮忙时刻观察查尔斯一家的动向。
如之后遇到有关此事的紧急情况,可向这个传真号码发电报,还给了她一串事务代码。
带文教授和苏渺进来发电报的,是文教授的多年好友,对于文教授的得意门生,还是十分和蔼可亲的。
他说亚运会刚过,因为国内外民间交流激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所以这段时间稍微进行了管控,不过很快就能放开了。
“举办亚运会本就要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的态度和原则是不会变的,只不过在一些细节实行上都要精确化。
早在1950年,鹰国就是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新华国的国家,72年就正式建立了大使级的外交关系,那边的华人、华侨、我国留学生也很多。
你放心,放开之后,你和你朋友的联系就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