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460章(第2页)
在傅明彦回来之前,村子里已经制作了好几吨的竹条,就只差等到傅明彦回来,把竹条运送到板材加工厂进行加工。就在村支书着急的时候,傅明彦带着制作好的清漆回来,同时他身边还带着两个研究员。
“这两位是省化工厂的高工,这位是省油漆厂的徐工。”
高工和徐工就是共同折腾出来淡黄色水性油漆的人。
如同傅明彦想的那样,化工厂的研究员高工已经自行研制出来了高分子材料,等到傅明彦说了需要制作油漆使用,在翻阅了民国时候从国外传回来的资料,这位高工制作出来了一种成膜剂,被他命名为水性丙烯酸树脂。
成膜剂带去给了油漆厂的徐工,徐工在经过了两天两夜的实验以后,两个眼圈发黑,制作出来了傅明彦所要求的水性清漆。
切开了断面以后,徐工看出来了水性清漆的黏着力,这种附着力强于过去的油漆。
高工、徐工两人都想来看看这种新型漆料在竹制品上的应用。
村支书见过两人以后,利用村里的账务去借了货车拉去了足足五个车厢的木条到加工厂。
·
木条到了加工厂里,首先用200度高压锅高温蒸煮,这个步骤是为了降低开裂、虫蛀的风险,并且也适合进行竹材压制。
从高压锅里出来以后,热压机的操作师傅用手掐一掐竹条,评估应该调整的系数。
实验了两回以后,就压出了一片竹板。
进行强度测试,傅明彦利用竹子来制作竹板的想法是没问题的,确实可以做出来相应的材料。
如此一来,漫山遍野的竹子不光是春天、秋天可以吃竹笋用,长成的竹子可以作为家具材料,创造出来竹山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