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循环 作品

第 256 章 入海口

元贞的世界观新颖并且有创意,他在教胡天怎么在编好的程序中做自己命运的掌舵人。这是一件左右矛盾的事,既然写好了又怎么掌舵,能掌舵还叫什么写好了?这种在逻辑上完全矛盾的事,元贞说起来却理所当然。

“这两件事分明不能一起发生,你怎么能够一起进行呢?”

“很多事看似外表矛盾,实际上内在却是统一。比如金碗,金盘子,金水杯,看似外表形态各异,实际上材料都是金子。”

胡天听的有些发懵,感觉听懂了些什么,实际上又什么都没懂。元贞在说哲学,还是已经超越哲学,胡天想不明白。这些深奥的道理元贞想明白可能用了几十年,胡天一时半会无法理解也是正常。

木船行走的已经平稳,再也听不到刮蹭的声音。头顶的灯刘置也安装的低瓦数的Led灯,柔和的灯光下胡天有和昏昏欲睡感。长时间暗无天日的地底活,让他还是无法一时习惯光线。刘霜和菜花靠着胡天睡着了,雨果坐在地板上打盹,无贞在货舱里左瞧右敲,精神头十足。

刘霜,菜花靠着胡天一会睡着了。胡天听着她们的呼吸声,又轻又细,喷在他脖子上的气体很轻柔,麻麻痒痒的很受用。她们的呼吸成了催眠曲,很快他也睡着了。他睡的很清醒,没做梦,也没有惊醒。一觉睡到自然醒,他感觉木船已经停下来,头上的舱门也敞开着。胡天以为他们到达目标地了,把刘霜,菜花扶正。他往后看了一眼刘霜和菜花,她们睡的正酣,一脸的幸福。胡天摇摇头往上看了一眼爬上绳梯,他从舱口伸出头,看到原贞在甲板上,四边的探照灯仍然照的人睁不开眼。

“什么情况二叔?”胡天叫道。

“我们已经到了入海口,不知道什么原因船停了。”

胡天往四周转着头看,船确实停了,船尾还藏在黑漆漆的洞口里。洞口两边的岩壁是地底洞穴常见的花岗岩,一条小溪缓缓的流下来。小溪的边上还摆放一些白花花的东西,被探照灯晃的刺眼,胡天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感觉质地很轻,长方形,似乎是人工制品。

外面被探照灯照的有如白昼,胡天面前是地面见不到,美奂绝伦的情景。光滑的岩壁上被水流雕刻出的形态的壶穴,槽沟。水持续溶解石灰岩,形成的石笋、石钟乳、石幔、流石坝虽然最深处可能较少。

洞内巨大的垂直竖井比比皆是,都深不见底,有的深度可能都超过100米。在竖井之间,还连接着错综复杂、蜿蜒曲折的狭窄通道和裂缝。胡天看过去,很多地方需要匍匐爬行,才能挤过只比身体稍宽的缝隙,还有很多地方在湿滑陡峭的岩坡上难以攀爬。再往远看有很多活跃的地下河流。水流的轰鸣声在寂静的洞腔中被放的非常大。值得称赞的是巨大的洞厅,后面的岩壁有很多巨大的地下洞厅,即使探照灯的强光也无法完全照亮穹顶。

最显眼的还是前面的地下海,它们可能绵延数公里,深达百米甚至更深。水面是死寂的,给人冰冷的感觉,在探照灯下呈现出深不见底的幽绿色。整个水体透着神秘,诡异的氛围。大部的海水不是充盈在巨大的开放式空洞中,而是饱和充填在岩石和沉积物的孔隙,裂缝,溶洞管道里。就像血液一样渗入并充满巨大岩层的“血管网络”。看到这样壮观的生态系统,胡天感觉血液澎湃。

“这片海太漂亮了。”他称赞道。

“地下海并非像科幻电影中那样呈现为波涛汹涌的广阔海洋。它更准确地说是深层地下水体,巨大的含水层或地下湖,水道系统。它们存在于地表以下的岩石孔隙,裂缝和大型溶洞空间中。它只是水浸没的巨大岩层或隐蔽的大型水体空间。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溶解了大量矿物质,往往会很咸,有些比海水还咸,也会富含特殊的化学元素。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块巨大的,被水完全泡透的海绵。”

胡天最缺乏的就是想象,元贞的科普他一点画面感也没有,只知道元贞在描述一个和海洋完全不同的地下系统。”

“胡天你要上去吗?”菜花的声音在他脚下传上来,菜花三个人爬到他脚下了,他却挡着路。

胡天向下面看了一眼,菜花的脸睡的通红,眼睛还有些睁不开。胡天担心她会掉下去,赶紧爬上甲板,他踩到甲板立刻伸个懒腰,被海上清凉的水气包裹,他感觉很舒服。

“小溪边怎么有这么多塑料水桶?”菜花一上来叫道。

胡天这才想起小溪边确实是水桶,被整齐着摆放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塑料是现代的产物,因为降解慢,结实,被当代广泛运用,元代时期,塑料还没合成出来,小溪边的塑料水桶,肯定是刘置摆放在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