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方案确定(第2页)
师属山地防空营,并没有装备博斯福西十毫米双联装高射炮,而是装备了一个连的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和两个连的m2hB型12.7毫米重机枪,用来充当防空火力。
师属山地反坦克营,则装备有一个连的pa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以及两个连的pak38型50mm反坦克炮。
师首属后勤部队,包含了通讯和医疗以及情报和补给等营连,配备了大量的驮马和骡马。
团属炮营装备两个连二十西门七十五毫米山炮和一个连十二门120毫米迫击炮。
团属反坦克连,则主要装备六门28毫米spzB41反坦克炮,以及六门pak38型50mm反坦克炮。
营属炮连,装备有十二门七十五毫米山炮。
机枪连主要装备12挺m2hB型12.7毫米重机枪和36具超级巴祖卡火箭筒。
以前是吃够了没有火炮和机枪火力的苦,现在李云龙是恨不得人手一挺机枪。
一个满编的山地步兵团,包含后勤保障运输人员在内,将达到三千九百人左右 。
这样一来,整支山地步兵师满编状态下,也将达到一万七千人左右。
单是这三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一个重型机械化步兵师,再加上一个山地作战师,满编状态下,就己经达到了七万九千余人。
再加上坦克师和重炮师以及航空师,整个近卫第二军,按照李云龙这份新鲜出炉的扩军方案,满编状态下,将达到空前的近九万人规模。
这可真是要一个军顶人家三个军了,不过作为中央首属近卫集团军的
一份子,这样的编制规模也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李云龙自己有徐高翔的单独照顾,但中央并不介意。
至于近卫集团军的其他几个军,中央也不会厚此薄彼就是了。
可能在质量和花样上有些差距,但在数量上是不会差多少的,现在随着各项建设发展的工作展开,中央也是底气十足了。
随着这份军改方案出炉,接下来便是召集大家伙来进行查缺补漏和商讨了。
现在不是以前是一团一旅了,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李云龙也不能关起来门自个拍板决定了。
很快,赵刚等人便在和尚的通知下齐聚一堂,召开了全军军改会议。
对于李云龙抛出的这份军改方案,大家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问题。
最后,在一些细节之处进行了一定的修改,精简了些部门人员。
最后拍板决定下来的军改方案,近卫第二军满编状态下,人员将控制在八万六千人左右。
事不宜迟,李云龙和赵刚以及邢志国等人,在将人员升迁和调动以及需求的名单也确定下来后,便联名将军改方案和各项报告一同发往中央。
与此同时,李云龙将以上这些新装备,还有队伍扩建所需的其他武器弹药和装备,汇总了一下,除去可以从中央领取的,剩下的便都需要找徐高翔了。
在跟徐高翔取得联络后,因为此次需要的武器装备数量极大,而且很多装备也需要很多的空间。
于是两人便约定了一个时间和地点,在一个月后,当李云龙带着部队到达连云港地区时,所有的武器装备,徐高翔都会准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