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拙夫子 作品

第348章 工业崛起之路(第2页)

在这一系列的发展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自卫军发行的《东北日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份报纸虽然仅仅发行了几个月,但凭借其高效的发行渠道和广泛的影响力,己经在华夏大地迅速传播开来。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看到《东北日报》的身影。甚至在倭国占领区,这份报纸也顽强地发行着。鬼子们虽然对其恨之入骨,但由于自卫军强大的军事威慑力,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份报纸成为了宣传东北发展成就、传递自卫军声音的重要平台,也是华夏币和东北物资在华夏大地畅行无阻的重要底气所在。在国统区和陕西总部管辖的地方,《东北日报》更是备受欢迎,成为了人们了解东北、关注东北发展的重要窗口。东北的货物借助报纸的宣传效应,成为了各地市场上的抢手货,进一步促进了东北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当东北工业区发布招商消息后,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商业界激起了千层浪。众多资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涌向奉天,与奉天的自卫军招商处进行对接洽谈。由于刘铮规划的产业项目规模宏大,涉及领域广泛,一下子吸引了上亿的华夏币投入。相应地,自卫军也投入了一个多亿华夏币,显示出对这些项目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在招商过程中,刘铮充分考虑到投资者的专业背景和行业经验,对于各企业的建设,大多选用了这些投资者推荐的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他们的加入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自卫军对各个企业的管理模式独具特色,他们主要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任务,并加强对企业运营过程的监督来确保企业健康发展。一旦发现管理者存在违规行为,将毫不留情地予以辞退,并要求其赔偿相应的损失。对于那些经过一段时间考察,被证明

缺乏管理能力的人员,也会及时向社会公开招聘合适的人才进行替换。通过这种严格的管理机制,保证企业始终能够顺畅运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几个化工深加工企业,由于其技术含量高、管理难度大,自卫军采取了特殊的管理策略。他们临时邀请国外的设备生产厂,共同组建独立经营团队,并配备华夏本土的技术人员,对新企业进行综合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既能够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又能结合华夏本土的实际情况和人才优势,确保化工深加工企业能够高效、安全地运营,为东北的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