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世界战场风云突变(第2页)
面对倭国那十几艘护航航空母舰,华夏方面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担忧。因为这些所谓的航空母舰,实际上大多是由普通货船改装而成,战斗力有限,只需一颗威力强大的燃烧弹,便能将其彻底摧毁。
然而,刘铮作为一位深谋远虑的军事指挥官,向来不主张无谓的浪费。他一方面精心排兵布阵,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另一方面,则悄然派遣特战队、伞兵以及海军陆战队队员,秘密渗透进入倭国境内。他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胜利,而是要完整地缴获倭国的军事设施和军工厂设备。毕竟,倭国提前发展近百年的工业革命成果不容小觑,从他们制造飞机、军舰的技术水平和速度上,都能清晰地看出其科技实力的雄厚,这些都是值得华夏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
目前,倭国境内己建造了大量雷达站,这些雷达站对华夏自卫军的飞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针对这一情况,刘铮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第一波攻击将集中力量消灭各个机场和码头的雷达站,以消除空中威胁;其次,迅速占领机场,缴获敌机,夺取制空权;再其次,则是占领码头,缴获战舰,控制海上局势。
为了确保机场的安全,刘铮还特意调集了轰炸机进行严密防卫。他深刻总结了此前金陵机场保卫战和倭国首都机场保卫战的经验教训,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面对敌军的集团式进攻,最有效的应对手段莫过于猛烈的轰炸,以强大的火力压制敌人,确保己方阵地的稳固。
刘铮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部署,精心策划了一项极为大胆且富有冒险精神的计划。他意图通过实施一场规模庞大、攻势猛烈的空中轰炸行动,首接向倭国天皇施加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迫使对方在无法承受的重压之下,不得不做出无条件投降的历史性决定。在他的战略构想中,刘铮并没有打算与倭国的军队展开那种旷日持久、消耗巨大的阵地战,而是希望通过这种雷霆万钧、迅猛无比的打击方式,迅速而有效地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而避免更多的生灵涂炭。
九月十八日,这个日子对于华夏民族而言,具有着非同寻常且刻骨铭心的历史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日期,而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永远不能忘却的耻辱日。正是在这一天,倭国丧心病狂、毫无人性地挥舞起战争的屠刀,毫不留情地发动了对华夏大地的疯狂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而难以愈合的灾难,这段历史成为了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永远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