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仁者见仁(第2页)
张婉张口无言,李氏见状,说:“弟妹也不知道,兴许二叔有他的考量?”
崔氏却不认同:“要是以前,也就罢了,林姑爷外放,攒点资历。可如今不比往常,赦哥儿奉老太太回金陵,敬哥儿也辞官丁忧,从东宫那里获知消息的路子也断了,敬哥儿也是正经科举出身,还有文臣那边的路子,这下可好,难不成我们两府以后都指望史家一条路子的消息?”
张婉和李氏几乎同时看了对方一眼,心想,叔母与婆婆合不来,往常还不觉得,如今一个都奉老太太回金陵了,倒摆在明面上了。
李氏反应到底快一步:“太太着急,弟妹别放心上。太太,我们还有弟妹娘家这一条消息来源呢。”
话是这么说,但三人都知道,林如海外放,对宁荣二府来说,着实不如留在文德殿奉笔好,那是隔日便能见到天子的地方,能第一时间知道朝廷大事不说,也能知道天子的态度。
想到林如海之前通过贾妍递话,让贾敬趁早上辞官折子,崔氏就越是可惜:“江浙一带是富裕此,可林家又不缺钱,林姑爷去做那个七品官,着实太划不来了。”
张婉不好抱怨自己的公公,她心里也是希望林如海这个妹夫留在文德殿的,她堂叔是太傅,是天子近臣,可也是太子的岳父,多了这一层关系,天子兴许有不愿意在她堂叔面前说的事,林如海在文德殿,兴许就知道了呢。
张婉:“我上午派人回娘家去问消息了,要是真打听到了,我再派人跟婶娘通个气。过两天我下帖子,请林姑爷一家来家里吃饭,婶娘和嫂子可得来才是。”
崔氏:“不必你说,我们也会去。老太太和你婆婆都回金陵了,我总得替她们招待好林夫人。”
紫苏去张家打听消息,回来的很快,等张婉前脚从宁国府回去,
后脚她就赶回来了。
张婉顾不得矜持,赶紧问:“母亲怎么说?”
紫苏:“太太说,昨儿晚上,大太太便亲自来和太太说了,大老爷说,外放做县令,是林姑爷自己选的,本来可以补户部六品的缺,户部尚书都点了林姑爷的名儿,可天子问林姑爷想外放还是留京,林姑爷说想放外,了解底层民生情况,这些年读的书,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过,天子便点了宁东县,让林姑爷去做县令。”
张婉张了张嘴,最后却只说了西个字:“这可真是!”
真是什么,她没说,紫苏是个本分的丫头,就不会多问。
张婉:“你跑一趟,下午放你半天假,晚上再过来当值。”她另打发了一个丫头,去宁国府府传话。
丫头们下去了,张婉自己默默坐了一会儿,她自幼读书,张家的女儿,可不是只认几个字,经史子集也都是要通读的,天子亲自过问,林如海选了外放,心里明白,林如海这个选择,肯定是全盘考虑过的,只怕是不想牵涉到东宫与太子的争斗里,至少于林家现在并不想站队。这对林家来说,当然是更好的选择。
只是对宁荣二府来说,甚至对张家来说,好不容易有个天子身边奉笔的人,第一手消息来源的路子,就这么断了,实在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