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看似器重 实则处处算计(第2页)
但相对的,他作为皇帝的爪牙去对付地方官员,无论是否事出有因,文官集团都将对他心怀仇视。
尽管此次东山道出了重大事端,的确与当地官员存在极大关联,然而,在文官集团眼里,即便存在问题,也应由其内部自行处置。
而沈蕴手持节钺,带着皇权的力量前去镇压,这无疑是降维打击,对于文官集团而言,这是他们绝对不愿看到的局面。
一旦开了此例,便会有后续无数次,若一直如此行事,那么官场生态必然变得混乱不堪。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做法脱离了文官集团的掌控,他们自然会极力抵触。
不过,对于沈蕴来说,他并无其他选择。
首先,这是靖昌帝的圣旨,目前他还没有抗旨的底气。
其次,既然他此后要掀桌子,完成鸠占鹊巢的谋划,就必然会引起一群人的反对,而文官集团便是其中的主力。
因此,倒不如趁着靖昌帝对他的信任,先与文官集团碰一碰,来一招借力打力。
靖昌帝想利用文官集团来牵制他,那他又何尝不能利用皇权来对付文官集团呢?
而文官集团的权力,本质上皆源自皇权。
皇帝授予权力,文官才有实权,否则,便只剩道德层面的谴责了。
所以,对于沈蕴而言,他有足够的周旋空间,甚至可以灵活应对,一时偏向靖昌帝,一时又显得公正严明。
在此期间,他可以拉拢一些人加入自己的阵营。
等他的阵营拥有足够多的实权时,便可以与皇权相抗衡了,那时也就到了足以掀桌子的时候。
就在沈蕴心念电转之间,靖昌帝还在继续叮嘱:
“其三,出征的京营大军众将领,你也有权进行监督,若发现有将领不尊王法和军法,你同样可以直接将其拿下,不过,前提是不能影响整个战局,具体情况,你自己把握。”
这话看似仍旧是对沈蕴极为信任,可实际上,还是让沈蕴去做得罪人的事情,也就是得罪军中将领。
如此一来,沈蕴不仅要被文官集团仇视,还会被武将勋贵们痛恨,他唯一可行的道路,便只剩紧随皇帝左右,也可称之为孤臣。
相对应的,其生杀予夺也就只是皇帝一念之间的事情。
靖昌帝看似十分器重沈蕴,将诸多权力都加诸在他身上,就如同对待亲信心腹一般,实则处处暗藏算计。
不过,对于沈蕴来说,他一早就认为老旧勋贵一派必然会被彻底清算,因此,得罪京营武将这一条,在他看来无关紧要。
当下,恭敬应下:“是,臣定按照圣上嘱咐,全力以赴去办,不负圣上期望。”
听他这么说,靖昌帝颇为满意:“很好,朕就在京城等着爱卿的好消息传来!”
说完,靖昌帝又对沈蕴嘘寒问暖一番,诸如家中事情是否都安排妥当,出征的一切事宜是否都准备齐全之类的。
而沈蕴也只是客气回应,并未将这些话放在心上,他很清楚,靖昌帝只是表面关怀罢了。
靖昌帝问完之后,便挥手,让沈蕴退下了。
看着沈蕴离开的背影,靖昌帝问身边的大太监夏守忠:
“老货,你觉得,这次沈蕴能够做到朕安排他的这些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