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晨室主 作品

第203章 沪上寻踪

张师傅小心翼翼地把字条揣进贴身的口袋,手在布面上反复按了又按,似要将字条藏得严严实实。

他轻声说道:“去上海的火车票,我让李厂长托人买了。”

杨为国正蹲在煤炉前,专注地给煤炉添火,火苗子欢快地舔着炉壁,发出“滋滋”的声响。

杨为国仰起头,问道:“爹,咱带啥行李不?”

张师傅一边往背包里塞了两袋干粮,一边回答:“带上账本和铁皮箱的钥匙就行,其他的别多带,免得招眼。”

这时,何雨柱扛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走了进来。

他说道:“我跟你们一起去,师傅您腿脚不利索,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张师傅抬头瞅了他一眼,问道:“你食堂的活儿咋办?”

何雨柱把布包往桌上一放,说道:“王师傅说了,他替我盯几天。”

他又补充道:“里面是些常用的药,还有两双新纳的布鞋,给您和为国备着。”

杨为国的眼圈有点红,低下头用布认真地擦着锅沿。

他轻声说道:“谢谢柱子哥。”

何雨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谢啥,都是自家人。”

他接着说:“对了,我托上海的战友打听了,马大勺他舅住的仓库在闸北,离火车站不远。”

张师傅把拐杖往墙角一靠,说道:“明儿一早就走,路上少说话,多留意周围的人。”

第二天凌晨,天色尚暗,三人便匆匆挤上了去上海的绿皮火车。

车厢里人满为患,空气里混杂着汗味和窝头的香气,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张师傅靠窗坐着,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树飞速往后退,突然,他轻轻叹了口气。

他感慨道:“二十多年了,我还是头回再去上海。”

杨为国凑过来,好奇地问道:“娘以前在上海待过?”

张师傅声音低沉下来:“嗯,你娘当年在纺织厂当学徒,就是在上海认识的你王大爷。”

他接着说:“后来厂子倒闭,才跟我回了老家。”

何雨柱啃着窝头,插了句:“说不定这次去,还能找着当年认识咱娘的人。”

火车摇摇晃晃地行驶了两天两夜,终于到了上海,此时正赶上瓢泼大雨。

三人踩着积水,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闸北走,裤脚全湿透了,每一步都显得艰难。

何雨柱指着远处的红砖房,说道:“前面就是仓库区,战友说马大勺他舅就租住在三号仓库。”

仓库区静悄悄的,只有雨点打在铁皮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三号仓库的门虚掩着,里面黑黢黢的,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杨为国攥着铜钥匙,说道:“我先进去看看。”

刚要推门,就被张师傅拉住了。

张师傅警惕地说:“等等,门口有脚印,是新踩的。”

何雨柱往地上瞅了一眼,说道:“果然有串皮鞋印,一直延伸到仓库深处。”

他犹豫道:“要不咱先报警?”

张师傅摇摇头,说道:“没证据咋报警?先看看再说,动静小点。”

三人小心翼翼地摸着黑往里走,仓库里堆着些旧机器,空气中飘着铁锈味,让人有些不适。

杨为国按照字条上说的,寻找三号货架,刚走过去就不小心踢到个硬东西。

他低头一看,惊喜道:“找到了!”

刚要喊,就被捂住了嘴。

何雨柱指着货架后面,小声说道:“嘘!那里有个黑影正蹲在地上翻东西。”

黑影听见动静,猛地站起来,手里还拿着把匕首,在黑暗中闪烁着寒光。

他大声喝道:“谁?”

张师傅突然把拐杖往地上一戳,大声说道:“赵德山的侄子,别装了,我认得你那瘸腿。”

黑影愣了愣,转身就想跑,被杨为国一把抱住。

两人扭打在一起,匕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声音在寂静的仓库里格外刺耳。

何雨柱赶紧开灯,看清那人的脸,说道:“果然是赵德山的侄子赵小栓,去年在厂里见过。”

他质问道:“你咋找到这儿的?”

赵小栓被按在地上,脸涨得通红,说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张师傅捡起地上的铁皮盒,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账本,还有几张上海工厂的提货单。

他问道:“这些都是马大勺他舅倒卖钢材的证据?”

赵小栓突然冷笑,说道:“不止这些。”

他接着说:“这里面还有你儿子的‘功劳’,他帮着运过三趟货。”

杨为国的手猛地收紧,大声喊道:“你胡说!”

赵小栓挣扎着,说道:“我胡说?去年冬天,你在码头帮我运过一批钢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