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晨室主 作品

第213章 文墨灶台(第2页)

“应该的,应该的。”说着又掏出五块钱,“这个……算我请孩子们吃点心。”

何雨水把五块钱往孤儿院的捐款箱里塞,动作果断。

“心意我们领了,钱留给更需要的人。”她微笑着说道,尽显善良与大气。

记者们把这一幕记在本上,瘦高个突然问道:“何同学,毕业后打算留在北京吗?”

何雨水往哥哥的方向看了一眼,灶台的火光映着她的脸,温暖而明亮。

“当然,我要把这饭馆变成‘普法食堂’,菜单背面印上常用法律条文。”她充满憧憬地说道,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景象。

张师傅突然鼓起掌,拐杖在地上敲出节奏,脸上洋溢着笑容。

“好!又能吃又能学,比戏台子还有用。”他大声称赞道。

杨为国从储藏室抱出个纸箱,里面是印好的新菜单,他兴奋地说道:“雨水妹妹早就设计好了,你看这红烧肉旁边,印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呢。”

客人们纷纷围过来看,有个老太太指着菜单念出声:“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何雨水给老太太倒了杯茶,态度亲切。

“阿姨,以后遇到缺斤短两的,就按这个条文要赔偿。”她耐心地讲解着。

老太太笑得眼睛眯成缝,开心地说道:“这可比听戏有用多了,明儿我让我们家老头子也来学学。”

傍晚时分,记者们要走了,瘦高个握着何雨水的手,感激地说道:“我们明天就发稿,标题就叫《大学生掌勺‘普法食堂’》。”

何雨水往他们手里塞了几个芝麻包,微笑着说道:“谢谢,但掌勺的还是我哥,我只是帮他算账。”

何雨柱正在灶台前忙碌,听见这话突然喊道:“以后这饭馆就交给你了,我当你的主厨,保证菜香得让他们主动学法律。”

孙志国往炉膛里添了块煤,火苗窜得老高,他也兴奋地喊道:“我也学,以后谁再敢来捣乱,我就把条文念给他听。”

夜色渐浓,饭馆的灯亮得像颗星,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何雨水站在柜台后,认真地核对着账目,时不时抬头看看灶台前哥哥的背影,嘴角带着笑,心中满是温暖。

有个食客喝醉了,拍着桌子喊道:“以前只知道这饭馆菜香,没想到还能长学问!”

何雨柱把炒好的菜端过去,大声说:“以后常来,保证让你吃成‘法律通’!”

何雨水听着这话,笔尖在账本上顿了顿,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感觉。

突然觉得这方灶台,比教室里的讲台更有力量,它能让法律知识在烟火气中传播。

她翻开新的一页,认真地写下明天的计划:印五百份法律宣传单,放在饭馆门口供人取阅。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温柔地落在“何记饭馆”的牌匾上,也落在她年轻的脸上,仿佛给她披上了一层银纱。

她知道,哥哥用锅铲守护的公道,她要用笔墨续写下去,让这烟火气里,永远飘着规矩的清香,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法律的力量。

门口的铜铃又响了,进来几个晚归的工人,他们一进门就喊:“给我们来几份‘普法包子’,要印着条文的那种!”

何雨水笑着应着,往灶台的方向看了一眼,哥哥正举着锅铲朝她点头,火光在他脸上跳跃,像在为她加油。

这温馨的一幕,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永远定格在她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