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元初的同事们有很多是当妈的,不光带娃很有一套,说起入学、择校也很有心得。

江若鸿连幼儿园都还没上呢,她们已经开始跟元初探讨孩子选哪所小学的问题了。甚至开始讨论孩子的择偶问题。

她一个同事的女儿只比江若鸿大两岁,还在幼儿园大班,她跟元初说:“自从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她就已经把京城的入学政策研究的透透的了。”

元初问她:“你研究出的结论是什么?我想抄个答案。”

那位同事目光悠远,“主抓成绩,多线并举。如果成绩特别好,就自己一路往上考就行了。别的兴趣特长也培养培养,看看能不能加分。实在不行,就出国上大学吧。”

元初:“……”

这不跟没研究一样吗?

主打一个车到山前必有路,没路家长就现铺呗。

同事幽幽叹息,“所以我现在努力攒钱呢。孩子的未来,说到底还是要家长给她们打好底子。”

元初:“……”

同事又问她:“你对孩子有什么期待吗?”

元初摇头,“还没开始想呢。就希望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还有,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做家长的还是要多攒点钱。以后就算孩子没出息,我们留给她们的钱也足够她们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

“那你希望她上哪个大学啊?”

“这还用说吗?如果我‘希望’能有用的话,那我当然希望她上顶尖的那几所啦。但是这种事不太好说的。我想了想,上哪个大学还是次要的,我希望她多读书,知事明理,内核稳定。读书不见得是要找好工作,或者挣大钱,而是让她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底气的人。这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