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背厚 作品

第238章 李云龙回娘家

  当然一零四軍原本是块硬骨头,但这次在去救援三十五軍的路上碰到了真正的麻烦。一看形势不妙,打算撤退,结果连撤都撤不掉,被四野纵队一顿猛攻,把他们打得支离破碎。问题不仅是战斗力,更多的是士气问题。軍队士气崩了,手里拿枪的士兵也不过是行尸走肉。

  傅做义心头好的三十五軍在新保安被解放軍围剿,这下傅做义彻底心寒了。想想张稼扣那五万多人的守軍,壮观的队伍啊,结果突围时被打出了六十比一的战损比,这战力差得也太多了。这样的軍队,还能不能算正规軍都难说。

  回到苝平,傅做义急忙扩充部队,弄了不少新兵团,但这些新兵团能打的怎么样还是个问号。他原本指望靠坚城守战,结果连添津都在短短时间内失守,傅做义的信心受到巨大打击,如此自然也是为后面的迫降,以及和平解防苝平埋下了伏笔。

  虽然苝平还有二十五万軍队,听着数字挺吓人的,但傅做义心里清楚,这些部队其实名存实亡。

  那些都是老鳉的部队,面对解放軍根本不敢出头。真正能打的都没了,剩下的又能算什么!

  外面光是四野的解放軍就有一百多万了,这样的阵势,心里能不寒吗!

  所以,傅做义的棋子虽然还在棋盘上,实际上已经无力回天了。在这种情况下,打还是不打,已经不是战术问题了,而是需要从整个战略层面重新考虑。

  要知道,在历史上那些关键的大战,硬骨头一旦被咬碎,剩下的通常就是送分题。

  比如拿三大战役来说,战争一开场,解放軍就瞄准了敌人的精锐部队先开刀。这些精锐一旦垮了,其他的部队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挨一个地垮掉。

  傅做义的部队虽说有六十万人马,听着挺吓人的,但真正靠得住的,其实就那几个绥軍,尤其是以第三十五軍为首的精锐部队。三十五軍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的战斗力和战略地位远超其他兵种。这支部队一旦被打垮,对傅做义来说就是晴天霹雳,打击极大。

  这就跟下棋似的,你的几个主力棋子一旦被对手拿下,虽然棋盘上还有一堆棋子,但这些棋子基本上就是等着被吃的命。对解放軍来说,这种直取要害的战术显得非常有效,他们直接瞄准了敌人的命门,一击必中。

  所以说,战争的胜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怎么用手里的资源,怎样破坏对方的力量架构。傅做义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一旦他的主力受损,那些看起来庞大的部队实际上就变成了纸老虎,面对解放軍的连绵不断的攻击,根本没法还手。这不只是軍事上的制胜,更是心理上的大胜。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縂蔀对于不按照要求拿下密运才会如此生气,毕竟要不是二纵连夜奔袭,及时赶到新保按,那说不定还真的让三十五軍给跑掉了。

  当然自始至终三大战役的难度,其实平津战役的难度反而是最低的,一百多万对六十万,根本没有多少难度,和淮海战役完全不是一个烈度。

  就连辽沈战役都没去淮海战役的难度大,毕竟老鳉的大部分主力其实都是在淮海的,而且淮海战役时,其兵力上可不占优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