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 作品

第209章 商辂,你要摆正位置(第2页)

如今,恰逢陈循年老致仕,48岁的商辂,总算是熬出了头。

这个年纪,刚刚合适,放在大明朝廷中,仍属“壮年”。

明代首辅通常需要20—30年仕途积累(如中进士后历任翰林、六部等职),48岁符合这一节奏。

例如张居正,23岁高中进士,48岁成为内阁首辅。

散朝后,文武百官纷纷上前庆贺。

商辂表面上不卑不亢的一一谦虚回礼,实则内心狂喜,终于等到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我问你,参加科举是为了什么?

你想一想,这官,当多大才算大呀?

在明朝,内阁大学士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大学士,君父传召。” 商辂恭敬的朝掌印太监王腾拜道,随后扭头对周围的人,行礼再见。

商辂刚走进来,就见到景泰帝正坐在茶桌上,不急不缓的泡着茶。

“下臣,拜见君父。”

“平身,坐吧。”

“这——”

“第一次进乾清宫?”

“是的。”

“那你以后可得习惯一下。”

商辂愣了愣,他完全没想过,下朝之后的君父,竟是如此——和蔼可亲?

朱祁钰亲自帮他倒了杯茶,更是吓一大跳。

“在乾清宫,不必拘谨。”

“呃,好吧。”

朱祁钰手捧茶碗,轻抿一口。

“商辂,如今你贵为一朝首辅,以后,你要摆正位置。”

商辂双手放在膝盖上,端正坐着,认真的点点头。

“朕对你,有很高的期待,如果对工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可去请教陈循。”

“既然你刚上任,朕想听听你的心声。”

“这样吧,回去写一篇十万字的文章,不许用白话,阐述一下你的建议,结合所见所闻,觉得朝廷有什么需要进步的地方。”

“????????”

商辂刚刚燃起的兴奋之情,一下子被浇灭。

十,十万字?还要用文言文写?

朱祁钰微眯着双眼望向对方:“什么时候能交?”

“君父,五日之后,可以吗?”

“不行。”朱祁钰摇摇头,“三日之后,朕要看到你的亲笔。”

这是朱祁钰考核每一个内阁大学士的标准,陈循当年赴任的时候,也写了十万字。

只不过,恰逢京师保卫战,所以交作业的时间延长到一个月。

在此之前,商辂在六部都担任过要职,去逛了一大圈。

现在回想起来,原来是皇帝在偷偷培养啊?

内阁大学士之职,权势滔天,多大的官,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如果你啥都不懂,怎么做好“宰相”的职务?

陈循和于谦,走在紫禁城的大道上。

“老陈,你接下来有何计划?”

“当然是参加比赛呀!这还用问?”

于谦白眼直翻。

果然——

这老匹夫!

不过,于谦的瘾也上来了。

他打算忙完这段时间后,去隔壁永平府上分。

如今有了水泥路后,交通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即便如此,往返时间还是太长,最快也要2天,只能趁着假期才能参加排位赛。

于谦那个蛋疼啊,怎么偏偏就在首战的时候,遇到了陈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