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一门双冠(第2页)
......
前往宋家提亲的人,络绎不绝,都快把门槛踏破了。
幸好他们父母不是那种贪图富贵之人,非但没有因为儿子出息而狮子大开口,反而诚惶诚恐,将一切提亲谢绝,声称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
既然宋康回来了,这些琐事,也应该有个了结。
“阿康,这是提亲家族的名单,你先过目一下。”
父母递来一叠红纸,上面写满了每一家的“诚意”。
“京师内城宅院三套,黄金万两......”
宋康随便看了一张,瞬间目瞪口呆。
他能想到自己今非昔比,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值钱?
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居然有人会为了嫁女儿,豪掷千金。
在古代,嫁妆一直都是彩礼的两倍以上。
如果哪家给少了,容易落人口舌,说你是卖女儿的。
当然,这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习俗,现代也差不多。
宋康认真的看完每一张红纸,看到最后,都有些麻木了。
朝廷现在依然严禁官商联姻,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景泰年间,由于君父远见,朝廷亲自下海做生意,创办“天市坊”,利用权势之便,以及低廉的运营成本,仅仅一年,就横扫天下,把江南财团打得七零八落。
因此,禁不禁止官商联姻,好像意义都不大了。
你们这群商贾的生意做得再大,能比得过朝廷的“天市坊”吗?随便拿出一阁,就能随便吊打你们!“天市坊”那么赚钱,当官的俸禄自然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明朝官吏的平均薪资,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比得上。
现在,一个县令的年收入,就相当于二十年前一品官员的标准。
中举,无论是文科还是武科,成为了百姓的终极追求。
因为考上了,是真的能跨越阶级,光宗耀祖。
正是在这个社会背景之下,那些豪门给出来的丰厚嫁妆,跟宋康的个人薪资相比,好像也算不得什么。
......
“阿康,你觉得哪家合适?我倒是认为,徐家给出来的条件挺合适的。”
徐家,就是松江徐氏,之前卖棉衣的,被天衣阁打得差点破产。
后来趁着“海禁开放”的春风,转型做了海运,倒也发展得不错,在海外的生意很大。
这次提亲,他们给出来的嫁妆,也是最高的。
内城宅院十套,外城宅院三套,每套宅院均是十房六厅三院的配置,占地面积起码700平,还有金银珠宝等等,价值百万两。
你要知道,京师“天市坊”被誉为世界第一商圈,顺天府的房价早就水涨船高,每一套宅院都是天价。
而且,徐家嫁的不只是一个女儿,而是直接五姐妹入门!
可以说,松江徐氏,这次是真的下了血本。
因为他们敏锐的觉察到,宋康很有可能,未来很大概率会成为天涛营的接班人。
自从得知宋康被派遣开辟新航线后,他们再次加码,势在必得。
一旦女婿坐上了那个位置,对于他们家族出海贸易,将是如鱼得水。
作为商业家族,豪赌,本来就是家常便饭。
他们相信,自己给出来的丰厚嫁妆,不会有人能够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