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威慑来了

明朝的正三品武职指挥使,如果放到过去,仅仅相当于现代的“旅长”军衔。不过,朱祁钰早在多年前,就改革了军制。

除了废除军户制之外,还有——

首先,将传统【三军】重新定义,细分出“天涛营”、“天锋营”、“天威营”三大兵种,合称为“天军三营”;

其次,将五军都督府的职责重新定义,赋予其类似于现代“军区”的意义,平均划分管辖区域,优化每个都督府的军事实力,从之前的分府管理,变更成皇帝统一指挥,把兵权牢牢掌握在手里。

再者,精简军中职务,例如,将“指挥使”这个职务的权重,无限拔高。

在过去,指挥使的本质是卫的最高军事长官。

明朝的传统军事架构是:【都督府-都司-卫-所】

五军都督府(中央军事管理机构):总部位于京师顺天府,属于最高军事领导机关,分别管理全国各地的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最高长官为“大都督”或“左/右都督”(正一品)。

都指挥使司(地方最高军事机构):两京十三省分别设一个都司,部分重大战略区域,会多设一个,例如“湖广都司”、“辽东都司”等,最高长官为“都指挥使”(正二品)

卫指挥使司(基层军事单位):管辖范围为城,最高长官为“指挥使”(正三品),由都司管辖。

千户所、百户所:管理范围为乡镇,属于卫的下级单位,最高长官为千户(正五品)、百户(正六品)。

朱祁钰继续沿用旧有的军事管辖分区制度,只不过,将卫的最高长官“指挥使”更名为“卫镇抚”,将都司的最高长官“都指挥使”更名为“靖安督”。

而“指挥使”这个职务,将仅存在于三军之中。

其中,天军三营每个营,分别设立三个指挥使,地位仅次于“三军司命”。

【司命:古代对主帅的尊称(“国之司命”),意为军队命运的主宰者。】

不过,目前还没有人担任“司命”,这个职务始终空缺着。

......

正常来说,一个军官若想升职,有且只有一种途径,那就是获取更大的战功。

可现在,似乎武举排名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

如果你是武举状元,那你就比很多人的起点要高得多。

目前来看,武举前三名都混得挺好的。

当然,这种选拔晋升模式是不成熟的,只不过现在是特殊时期,百废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