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上门拜访(第2页)
那双漂亮的眼睛里,既有小女儿家的紧张,又充满了对他的信任和鼓励。
陈远心中一暖,那股由环境带来的无形压力,瞬间被驱散了大半。
他走进客厅,一股肃然的气氛扑面而来。
一个身穿中山装的中年男人正坐在主位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却并未在看。
他便是苏婉的父亲,苏正国。
听到脚步声,苏正国缓缓放下报纸,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径直投向了陈远。
没有一丝温度,没有半点情绪,纯粹是上位者对下位者最直接的审视与打量。
那目光仿佛带着实质性的重量,要将他从里到外,从皮肉到骨髓,看得一清二楚。
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
陈远只觉得后背微微发紧,却依旧挺直了腰杆,不卑不亢地迎着那道目光,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微笑。
“叔叔好。”
“爸,这就是陈远。”苏婉连忙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安静。
“嗯。”苏正国从鼻腔里发出一声淡淡的回应,既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这时,旁边一位气质端庄典雅的妇人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瞬间冲淡了客厅里的威压。
她就是苏婉的母亲,李慧。
“你就是小陈吧?快坐快坐,一路过来累了吧?”李慧热情地招呼着,目光却在陈远身上细细流转,从衣着到神态,无一放过。
“阿姨好。”陈远礼貌地问候,将礼物递了过去,“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李慧笑着接过,嘴上说着“太客气了”,眼神里却闪过一丝满意。
这礼物选得恰到好处,既显尊重,又不至于谄媚,说明是个懂分寸、会办事的孩子。
陈远在苏婉的示意下,在侧面的单人沙发上坐下,腰背挺得笔直,姿态稳重。
晚饭准备得很丰盛,但饭桌上的气氛却远谈不上轻松。
李慧不时地夹菜,问一些关于陈远家庭和工作的日常问题,陈远都一一从容作答,滴水不漏。
而苏正国,从头到尾几乎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用那双锐利的眼睛扫过陈远。
每一次目光交汇,都是一次无声的交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苏正国放下了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身体微微后靠,看着陈远。
他看似随意地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小陈,听婉儿说,你在街道办干得不错。”
陈远也放下了筷子,正襟危坐:“都是领导和同事们支持,我做的都是分内的工作。”
“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苏正国话锋一转,真正的大菜终于端了上来,“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来了。
这个问题,看似寻常,却是对一个年轻人格局、智慧和野心最直接的拷问。
苏婉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陈远。
只见陈远神色不变,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
“叔叔,关于未来,我和义父李建军也深入探讨过。”
他先是抬出了李建军,既是表明自己的背景,也是为接下来的话增加分量。
苏正国眼神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示意他继续。
“我认为,做工作,尤其是在体制内做工作,这几年,品行是大于能力的。”
“.....”
他的语速不快,条理清晰,没有半点年轻人的浮躁和好高骛远。
苏正国静静地听着,面无表情。
李慧则赞许地点了点头,觉得这孩子很踏实。
陈远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光埋头苦干也不行。在打好根基的同时,也要看清方向。体制内,一步走错,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
他说到这里,抬眼直视着苏正国的眼睛,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
“所以,在有能力为更多人服务之前,首先要学会的,是保护好自己。”
“行稳,方能致远。”
“先学会明哲保身,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
当“明哲保身”这四个字从陈远口中沉稳地说出时,整个饭桌的气氛都为之一变。
苏婉屏住了呼吸。
一直面无表情、眼神锐利的苏正国,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深处,终于闪过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认可。
这小子,看明白了。
他看明白了在体制这个名利场里,活得久,远比爬得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