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三顾茅庐
听完苏婉带着几分小骄傲的解释,李建军恍然大悟,随即把赞许的目光从苏婉身上,转向了稳坐泰山的陈远。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真是没想到,你能让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张大社长亲自追到家里来,看来你在文学上,还真有两把刷子。”
话是调侃,但李建军眼里的欣赏却做不得假:“不错,能文能武,是个好苗子!”
陈远只是谦逊地笑了笑,没有接话。
一旁的苏婉,心里却像灌了蜜一样甜,为陈远感到由衷的自豪。
“部长,那人……?”警卫员在门口轻声请示。
李建军大手一挥,爽朗道:“快请他进来吧,咱也和文化人打打交道。”
他那个年代,读书的门槛颇高,所以都是敬重文化人的。
很快,一个戴着黑框眼镜,浑身透着书卷气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进来,正是张薛峰。
“李部长,冒昧拜访,没有打扰吧!”张薛峰一进门,先是热情地跟李建军打了个招呼。
“张社长客气了。”李建军略微颔首。
随即,他的目光扫过客厅,看到苏婉时,微微一顿,旋即露出“原来如此”的神情。
苏婉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下意识地往陈远身边靠了靠。
最后,张薛峰的目光牢牢锁定在了陈远身上,那股热切几乎要化为实质。
“小陈同志!”
他快步上前,语气诚挚,开门见山:“我为求贤才,这已是第三次找你约稿了,可以说是效仿古人‘三顾茅庐’了!你的文学才华,不该被埋没!”
张薛峰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抛出了一个重磅提议。
“只要你点头,我立刻就去联系,让你直接就读北大文学系!以你的才情,加上我的全力培养,将来必定是文坛上的一颗新星!”
苏婉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向陈远。
面对这份足以改变人生的盛情,李建军却未表态,嘴角噙着一丝微笑,饶有兴致地看着陈远,平静地开口:“小远,你自己的事,自己做主,我尊重你的选择。”
一瞬间,所有的压力和目光,都汇聚到了陈远身上。
陈远缓缓站起身,先对着张薛峰恭敬地鞠了一躬,态度谦和。
“张社长,您的厚爱,晚辈感激不尽。”张薛峰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以为他要松口。
然而,陈远接下来的话,却让他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但是,我不能答应您。”
“为什么?!”张薛峰脱口而出,满脸的不可思议。
陈远抬起头,目光坚定而明亮:“张社长,文学固然重要,但我们国家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思想家,而是实干家。我们需要钢铁,需要机器,需要能撑起国家脊梁的工业基础。”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掷地有声。
“著书立说固然风光,但亲手铸造出第一台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动机,那才是我想要的未来。我们这代人,有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我的使命,不在稿纸上,而在车间里。”
话音落下,满室寂静。
张薛峰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