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继续概述(第2页)
如果非得联合作业,那就直接派兵过来镇守。
让退役的军人当施工队领导层,在找几个听话的俘虏辅助。
一个施工队在由十个手持自动步枪的野战军战士和四十个拿半自动步枪的警备团战士看管。
手持自动步枪的是专门成立的施工纠察队。
警备团的则是在哪片地界上干活,地界上的警备团就出人过来看管。
一言不合连警告都没有,就地射杀并且连做。
五百人一个大施工队,五十人一个小施工队,一个敢跑,五十人全部干掉。
这五十人里汉奸和鬼子的待遇还不一样,有的人想跑,总有人就不想跑。
那不想跑的就把那些有概率想跑的人盯的死死的,睡觉都睁一只眼睛看着周围。
有一点不对劲就举报。
这样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层层监督的制度。
嘿,你还别说,效率上来了还没有捣乱的,让楚云飞非常的省心。
就又搞出了一套多劳多得的制度,哪边效率高,就奖励,效率低,就惩罚。
也就创造了晋地发展的奇迹。
现在的晋地是有河必有桥,有道必有路,有多余的水必然有水库,有荒废的土地必然有河流。
水电站在建的都有六七座了。
同时,这些建筑工人任劳任怨,干出来的工程质量不能说是华夏最好,也得是世界之最了吧。
毕竟,世界上很少有质量不达标直接枪毙的情况。
当然,这一切还得是楚云飞工业的发展速度。
不管是拖拉机还是各种工业用车,慢慢的都开始被研发了出来。
一通百会,坦克都开始自主研发了,对于一些没有核心技术难题的工业车辆更不在话下。
……
此时太原楚云飞总部的会议室内。
刘三利夸张的看着周兵(和刘三利同一时期的营长和团长,后来是整编第一师的参谋长。)
“我说老周啊,我以为我们晋南的发展速度就够快了,没成想你们晋中地区的发展可是一点不慢啊。”
太原被他们分成了晋南、晋中、晋北,整编第一师(韩耀、周兵部)在太原为主的晋中。
第二师(刘三利部)由于参与了中条山战役,后续就在晋南发展,主要在晋南。
晋北是张爱国的晋绥军北路军。
整编第三师(郭爱民部)在北平以及通往山海关的通州、蓟县等地。
而冀地的部分区域是张寿光的晋绥军东路军。
其实对于目前的晋地来讲,有黄河和太行山脉天堑,大军镇守的必要性是不大的。
这些部队之所以在各地没有聚集过来还是为了部队的发展和对当地的融入。
对于目前的局势来说,有地方特色的部队战斗力更强。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就是这种。
一人阵亡,全员疯狂。
当然,最重要的还得看统帅,也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话。
言归正传……
周兵哈哈大笑,看了看刘三利。
“我们可是晋地的心脏,你们多少部队指着太原输血呢?发展不快能行吗?”
刘三利哈哈大笑,接着道:“我怎么看城外搞了个大型建筑群,这是要干啥啊?”
周兵神秘的一笑:“你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