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鹅大哥 作品

第211章 兵马未动粮草行,暗流涌动越王城(第2页)

岳歧山沉声道。

胡文雍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狂躁。他知道岳歧山说得对。“传令!召集所有总兵以上将领,议事!”

很快,越王府的议事大殿内,再次站满了南境的高级将领。

只是,这一次的气氛,比上次胡骁回来时更加压抑。

所有人都知道,决定南境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

“诸位,林风小儿欺人太甚,已起兵南下,本王欲御敌于国门之外,尔等有何良策?”

胡文雍坐在王座上,目光扫过众人。

岳歧山再次出列,摊开一张军事地图:

“王爷,我南境与中原之间,有赤龙江为屏障,更有三大雄关:东面的‘锁龙关’,西面的‘伏虎关’,以及正中的‘镇南关’。

此三关皆是依山傍水而建,易守难攻。

臣以为,我军当集结主力,固守三关,深沟高垒,以逸待劳。

北方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困难,日久必生乱。

届时,我军再寻机出击,可一战而定!”

岳歧山的策略,是标准的防守反击,也是最稳妥的办法。

殿中大部分将领都点头称是。

然而,胡文雍听完,眉头却紧紧皱了起来。

固守?那岂不是要当缩头乌龟?

他刚刚才在南境掀起腥风血雨,树立自己说一不二的威严,现在却要龟缩防守,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更重要的是,他内心里,对南境的掌控力,已经产生了怀疑。

那该死的《告南境书》,还有石破军那支小股部队的渗透,就像一根根毒刺,扎在他的心头。

他害怕,如果大军都集结在前线,后方那些心怀不满的刁民和被策反的势力,会趁机作乱,到时候,他就会腹背受敌。

“不行!”胡文雍断然否决,“固守三关,太过被动!万一后方生乱,我等岂不成了瓮中之鳖?”

他走到地图前,用手重重一点:

“本王决定,分兵!留十万兵马,由岳都督你,镇守镇南关主战场。

其余二十万大军,分驻各州府要地,一来可以随时支援前线,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弹压地方,给本王把那些蠢蠢欲动的杂草,都看死了!谁敢冒头,就地格杀!”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岳歧山脸色大变,急忙劝谏:

“王爷,万万不可!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我军本就兵力劣于对方,若再如此分兵,则处处设防,处处薄弱!

届时,北军只需集中兵力,猛攻一点,我军防线必破啊!

王爷,这是自毁长城之举!”

“放肆!”

胡文雍猛地一拍桌子,双目赤红地瞪着岳歧山。

“岳歧山!你是在教本王做事吗?

本王说的话,就是军令!

你到底是忠于本王,还是也跟那上京的小子有了首尾?”

这顶帽子扣下来,岳歧山瞬间如坠冰窟。

他看着眼前这个猜忌多疑、刚愎自用的王爷,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他知道,再劝下去,恐怕自己也要步了陈青源的后尘。

“臣……遵命。”

岳歧山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这三个字,躬身退下。

那挺得笔直的脊梁,此刻却显得有些萧瑟。

他心中一片冰凉。他不怕北方来的五十万大军,他怕的,是王爷这道自断臂膀的命令。

南境,危矣。

会议不欢而散,胡文雍一道荒唐的军令,让整个南境的防御体系,变得千疮百孔。

而与此同时,在宁舟山的山寨里。

石破军也接到了一封来自上京的密信。

信是用一种特殊的药水写成的,只有用特定的溶液浸泡才会显出字迹。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

“大军已动,兵分三路。赵帅主攻镇南关。尔等任务,待镇南关大战起,三日之内,毁其粮道,断其后援。另,送汝一份大礼,名曰‘民心’,善用之。”

信的末尾,还附上了一份名单,上面是胡文雍此次为了“弹压地方”而分兵驻守的各个将领的名字,以及他们的驻地和兵力。

这份情报之详细,让雷豹看得咋舌不已。

“石将军,这位陛下,真是神了!胡文雍前脚刚下令,他后脚就知道了!”雷豹一脸的崇拜。

石破军看着那句“送汝一份大礼,名曰‘民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知道,胡文雍的酷政和分兵,正是陛下送给他的“大礼”。

他转身对雷豹和一众已经联络好的义军首领说道:

“各位,陛下的大军已经来了!我们蛰伏了这么久,是时候让胡文雍看看,他亲手点燃的这把火,会把他自己烧成什么样子了!”

“传我命令!将我们的人,都散出去!把‘皇帝陛下亲率王师,前来解救南境百姓’的消息,传遍每一个村庄,每一个角落!”

“告诉那些被胡文雍分兵驻守的南越兵,他们的王,已经把他们当成了炮灰和看家狗!他们的家人,正在盼着他们回家!放下武器,既往不咎!顽抗到底,死路一条!”

“胡文雍的末日,到了!”